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 > 第十章 人上人

第十章 人上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直播探店:200元挑战古玩街  情诫  月天子  太初挖矿十年,我横推万古  威霸九霄赵平安齐天娇  开局签到厨神秘制灌汤包  沙雕师尊穿上门,满门恋爱脑修成神  被巴萨甩卖国米后的那些事儿 

诸葛亮马上又戴上眼镜,将烛台里面的灯芯挑了挑,让火光更亮了一些,接着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昏黄的烛光之下,周默明显能看出来,诸葛亮的皱纹相比几年前深邃了许多。

“丞相,你哪年出生的?”

“光和四年。”诸葛亮边看边答道,“问这个干吗?”

“光和,中平,初平,兴平,建安,章武,建兴,”周默掰着指头,一个个数着汉帝年号,“不曾想,丞相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了啊。”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诸葛亮也感慨道,“好在这些年我们的事业也算有些建树,若哪天去阴间见了先帝,也好有所交代了。”

“当年我初见丞相时候,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如今也已经年至三旬了。”

“是啊。只是你这小子,年纪虽已步入中年,却还是像个毛头小伙儿一样,举止轻浮,缺乏稳重。”诸葛亮略带调侃地批评着周默。

周默笑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诸葛亮抬眼瞅了周默一下:“你攻城略地,改江山的本事我是见识过了。你这禀性如果能改,最好也是改一改才好。”

周默老脸一红,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没再言语。

过了许久,诸葛亮批完了这些案子,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心中才放下心来。

在周默的提议之下,二人站起身来,来到庭院里面,暂时透透气休息片刻。

夜晚的凉风阵阵,让人倍感清醒,诸葛亮也难得放松,低声吟唱起了《梁甫吟》。

老歌一唱,总能让人怀念起往事,等诸葛亮一曲唱毕,周默突然开口问道:

“丞相,当年你曾说过,你最大的愿望是遵照先帝遗命,辅佐陛下,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如今八年过去,长安洛阳两都皆已光复,国家已经步入盛轨。此时此刻,你还有什么愿望吗?”

诸葛亮不假思索答道:“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眼下我们虽然形势不错,但只要一天不彻底消灭曹魏、孙吴,使天下重归一统,汉室就不能算完全复兴,先帝的夙愿就不算完全实现。”

“所以,丞相的最大心愿是灭曹灭吴。还有吗?”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道:“自黄巾以来,乱世已经持续了快五十年,我这一生,几乎都是在乱世之中渡过,我平生所愿,就是希望天下百姓能早日摆脱战乱之苦。早日过上安稳的日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家家有积粮,寒冬不受冻。”

“这一点上,我们任重而道远,甚至我认为,这比灭魏和灭吴,还更加重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倘若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即便我们灭了魏国吴国,这得来的天下也不可能长久。这也是我不愿意穷兵黩武,趁着大胜之威彻底铲除曹魏的原因。”

“还有呢?”

“还有?”诸葛亮想了想,突然抬头看着周默道,“倘若还有的话,就是我希望,将来哪一天我若是不行了,我可以放心地让你来接替我的位置。”

“我……”

“你先听我说完。”诸葛亮道,“思潜,你的能力,我是完全认可的,朝廷上下,相府上下,军队上下,也都是认可的。我不是不放心把丞相府的工作交给你,我是不放心……把陛下交给你。”

“丞相,这你就误会我了。我绝不是窦宪、粱冀,更不会是王莽。”

“说实话,我也看不透你是谁。”诸葛亮看着周默,目光平静而有力量,“我知道你没有野心,不恋权,你家财万贯,也不贪财。但你当年不告而娶,是为不孝,屡次折辱陛下,口出不逊,甚至大打出手,是为不忠。”

“忠孝之道,乃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像你这样的不忠不孝之人,在常人看来,根本不足以成大事。可与此同时,你以大族豪富出身,却总能心怀天下,关心民间疾苦,是为仁也。你领兵打仗,与张嶷、姜维等将领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包括去年当阳智退陆逊,成全关安国报父亲血仇,是为义也。”

“像你这样不忠不孝,却又心怀大仁大义之人,放眼这天下,实乃一朵奇葩,我与你朝夕相处多年,但平心而论,却总是捉摸不透你真正的想法。所以,我虽有意让你接替我的位置,心中别无他选,但我却始终心怀不安,害怕你一旦没了我的束缚,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坏我一生名节。”

“我只希望,你能真正做出改变。你知道,我希望你改变的是什么,关键看你愿不愿意了。”

诸葛亮长叹一声道:“若能如此,我的心愿也就全部了结,平生便别无他求了。”

“知道了,丞相。”

想了半天,周默也不知该作何回答,只好用这五个字草草应付。

诸葛亮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屋子里,拨亮油灯,继续开始工作。

周默之所以开口向诸葛亮询问,想听他有什么愿望,其实就是因为知道诸葛亮很可能只剩下了四年的寿命,所以希望能够在他有生之年,帮他实现夙愿。

诸葛亮所说三个愿望,第一,灭曹灭吴,四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第二,结束乱世,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只要不再打仗,凭着诸葛亮打下的农业水利基础,以及周默正在努力开创的棉花事业,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完成,但一定能在未来数年时间里,在民生事业上实现令人惊叹的巨大进步。

至于第三点,说白了就是想让周默像诸葛亮一样,无条件地忠诚于刘禅。

这在旁人看来看似最容易的一条,在周默看来,却是最难办的。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周默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无论如何屈从于现实,他骨子里就是觉得这世间万民,就该人人生而平等。

一个人靠着个人的本事,发家致富,这值得肯定,但绝不该有什么所谓的权贵,只凭着他老爹这条Y染色体,就能世世代代骑在人们头上拉屎。

明清科举场中,有一句俗话,常用来形容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们,这句话便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看看那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表面荒诞不经,惹人发笑,但沉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背后的逻辑,却是令人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这些人,吃了这么多的苦,读了这么多的书,本应该成为社会的栋梁,百姓的靠山,谁能想到,他们所做的一切,却只是为了爬到别人的头上拉屎,当所谓的“人上人”。

周默觉得,这句话要改一改:

吃得苦中苦,方知这天下本不该有人上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盛夏兴替史 富贵小当家 大明锤王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1910大帝国:开局就造反 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大明:废我太子?那我撬你后院!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