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 > 第十章 人上人

第十章 人上人(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直播探店:200元挑战古玩街  情诫  月天子  太初挖矿十年,我横推万古  威霸九霄赵平安齐天娇  开局签到厨神秘制灌汤包  沙雕师尊穿上门,满门恋爱脑修成神  被巴萨甩卖国米后的那些事儿 

第323章 人上人

若不是因为诸葛亮生病的事,周默是绝对没有在公元二百多年的时代搞什么医学研究的打算的。

因为他明白,想要医学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必要条件是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

在搞不清楚什么是细胞,什么是分子,什么是真菌,什么是细菌,什么又是病毒的情况下,即便投入再大的成本去搞医学,多半也是瞎猫逮耗子,很难有显着效果。

而科学的进步,绝不是一蹴而就,甚至还有观点认为,科学只是偶然,而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从认为宇宙是天圆地方,到日心说,再到太阳系银河系。从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到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组织,再到DNA这样的分子级别,乃至原子质子中子电子……

这个过程,远远不是造出一台简陋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就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人们的思想上进行启蒙,逐渐改变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想要说服一个人,都很难办到,何况改变一群人,乃至一族人?

这绝对不容易。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的积累,乃至反复的斗争。

虽然以现代大多数人的眼光来看,阴阳五行这套东西,只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或者是某种让人敬而远之的神秘学说,除了玩仙侠电脑游戏了解一些相生相克知识外,似乎没有太多实际价值。

但站在公元二世纪的坐标上,你并不能说这套思想是完完全全腐朽的,落后的,反而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它还有点先进。

相比于世界各民族奇奇怪怪的神话故事,它起码相对理性地通过归纳大量的客观物质规律,试图解释世界的本质,而不是将之全部归于神的创造。

可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存在是什么?意识又是什么?真的存在造物主吗?

直到二十一世纪,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又能说得清楚吗?

谁又能向周默解释清楚,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上班族,为何会突然来到三国乱世?

身为一个亲身经历穿越的唯物者,周默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是有造物主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漆黑的夜,那是神的瞳孔的颜色。

周默觉得,他这一辈子,区区几十年,一定是看不到医学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了。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些事就交给后人来做好了。

然而,正是张戎的出现,让周默的想法有所改观。

张戎的医术,称其为“神乎其技”,绝不夸张。

而他对于医道务实求真、敢于质疑权威的态度,在周默看来,几乎已经踏入了科学的范畴,让他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接受了完整汉代士族教育的人。

最关键的是,甭管张戎靠的是什么办法,依据了什么前辈的经验,蕴藏着什么阴阳五行的哲学原理,治病的过程科不科学,总之,他的医术是真能治好病,即便治不好,他对病情的判断也总是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这一点骗不了人。这就是本事,天大的本事。

诸葛亮可能患有某种绝症,虽然嘴上没法明说,但周默甚至比张戎都笃定这一点。

如果靠着张戎的医术,再加上自己的钞能力,都不能治好诸葛亮可能的病,那周默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感慨苍天无眼。

“这医道馆若建成了,你张伯冲,便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包括我周默在内,都是为你服务的。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计划,只管大胆提出,只要我周默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但你听好了。”周默突然严肃地道,“我们有一个绝密的目标,就是你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尽可能找到治疗丞相这种疾病的方法,或者说,即便治不好,也能延长寿命的办法。”

“放心吧,这也是我的愿望,我一定会尽力去做的。”张戎点了点头。

“还有。”周默继续道,“丞相可能患有怪病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都不能知道,连丞相的家人都不能说。倘若让我从第三个人口中听到半字半句,哪怕只是捕风捉影,我也要你的脑袋。”

张戎哼了一声道:“我嘴严得很,这事儿若被人知道了,只可能是你泄露的,也不会是我。”

“那就好。”周默道。

病榻上的诸葛亮浑然不知,周默为他续命的七星灯已经悄然点亮。

数日之后,在张戎的悉心调养之下,诸葛亮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才休息了几天,积攒的各种公务已经被向朗和蒋琬堆积在了诸葛亮的案头,急需马上处理。

正好周默也在洛阳,作为诸葛亮最为信任的人,诸葛亮便请他过来,协助他一起处理这些事务。

丞相府中,烛光摇曳。

周默翻看着这些需要丞相“亲自审阅”的各项事务,不由得摇了摇头。

其中很多事情,在周默看来都是不太重要的,若在荆州,周默都是甩手就交给费祎等人来处理了,自己最多只在事后问个结果。

但在丞相府,类似的事情却大都是由诸葛亮亲自部署,全过程都盯得紧紧的,就差自己撸起袖子下场了。

即便已经过去多年,大汉国从偏安巴蜀一隅之地,到如今坐拥天下半壁江山,国家的各种事务也是成倍成倍的增加,诸葛亮的办公习惯还是老样子,四个字,事必躬亲。

当然,人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诸葛亮也不能例外。相比在成都时期,诸葛亮已经把许多不那么重要的事务放权给了长史向朗、主簿蒋琬等人全权处理,但能自己处理的,还是尽量自己来。

一句话,能累着,绝不歇着,能忙着,绝不闲着。

就这么干,他不得病,谁得病?

时间已是深夜,诸葛亮忙完手头的一批案卷,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对周默道:“对了,魏文长递上来的凉州那批羌族刑徒的案子,你都帮我批完了吧,拿过来,我再看看。”

周默道:“不用看了,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事儿,通奸的,偷羊偷牛的,没什么疑难案件,其中偶尔有一些问题,蒋公琰都批了出来,条理清楚,明明白白。我看丞相还是歇会儿吧。”

“我休息的当口,顺手就看了,花不了多长时间。”诸葛亮道,“羌人的事不比我们汉人,他们本就不服王化,动辄就起事反叛,所以更得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失误,制造冤假错案,激起不满。”

周默知道多说无益,也只好将魏延那本案卷翻了出来,递给诸葛亮。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三国之大汉小福星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大明:第一都御史 多重人格的我,被始皇模拟了 编钟王国传奇 大清话事人 冥雀 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 雍正往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