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文豪苏轼(1 / 2)
文豪苏轼:
1037年农历一月八日,四川眉山一个清寒的人家里,传出几声清脆的啼哭声,又一个崭新的生命诞生了。已经28岁的苏洵大喜过望,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个孩子生得眉清目秀,体格不凡。苏洵以“夫子登轼而望之”之义为儿子取名为“轼”。苏轼的母亲程氏精通文史,十分注意对子女的早期教育。在她的悉心培育下,苏轼不负众望,少年时期即通经史,习字作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22岁时,他和弟弟苏辙高中同榜进士,深得欧阳修赏识。
3年后,守母制毕,父子3人再上京城。此时,他父亲因自27岁后发愤读书,刻苦励志,为当名流所重,免试任编纂礼书。“三苏”之名,震动京师。3年后,苏洵在任上病故,苏轼兄弟扶榇南归,又守制3年。这时苏轼已经年近30,然而,他仍然胸怀壮志,“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依然在心里荡漾澎湃。但这3年中,朝政发生了变化,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由于新法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若干问题,苏轼对新法本来就不十分赞成,所以他上书言指出新法中的一些弊病,不料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知道自己的政见不被采纳后,按照中国官场的惯例,苏轼只得请求出调为地方官。据记载,这段时间,苏轼历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等地知州。苏轼每到一处,都能励精图治,兴利除弊,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自然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景仰,和改革派也暂时相安无事。可是时局变幻莫测,苏轼又耿直敢言,所以无论是变法的新党还是守旧的老党,都不把他当作自己人。他们吹毛求疵,在苏轼诗集中找一些稍露棱角的句子作为借口,一次又一次地将苏轼逼到悬崖的边缘。
经过“乌台诗案”和其他几次陷害后,苏轼对政治清明的信心已经丧失殆尽。绍圣四年,因为又一次无中生有的中伤,当权者余恨未解,将刚在惠州安顿好的苏轼转谪到海南。
因为这时苏轼已年近60,他自己也说:“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伤心之余,他只得把安顿下来的家属留在惠州,独自带着幼子苏过漂洋过海。全家人都预感这次是生离死别,他们静静地听苏轼吩咐后事,默默地看着那一叶小舟消失在巨浪滔天的茫茫海天之际。“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
流放到海南7年后,苏轼终于得到一纸赦令,踏上了北归旅程。然而,他没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幸运。多年的磨难和旅途的劳累,消磨了苏轼全部的生命和精力,他艰难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101年7月28日,他在友人代为借租的一所房子里溘然长逝。苏轼与世长辞,朝野俱痛,几百太学生自发到佛舍祭奠他,为这样一代文人之厄叹惋哀悼。苏轼的词飘飘欲仙,不惹红尘,自有一种出世脱俗的飘逸,如他的《水调歌头》就是这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