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两菜一煲(1 / 2)
在他们海岛上,蛤蜊属于比较廉价的食物,不太有人喜欢吃。
这个廉价,除了因为得来比较容易,还因为这种东西它肉少。
一颗蛤蜊里就那么一点点肉,就算有肉质比较肥的,也大不到哪儿去。比不上牲畜的肉不说,就各种鱼肉都比不上。
这年头普遍缺肉吃,老百姓的追求更是实在,只要是肉,只要有肉,越大越好,越多越好。
花蛤和文蛤又是岛上蛤蜊里最常见的两种,大多数生长在沿岸内湾的潮间带和浅海区域,也会随着水质变动,随潮水温度移动跑流。
成贝更多数栖息在浅海低潮区的沙滩底下或河口的滩涂表层。
也就是说,只要海水退潮,南漓岛的沙滩上总有成片成片的蛤蜊,有的上面的泥沙已经被冲走了,有的也只是浅浅地埋在底下,拿手轻轻一挖就能挖出几粒来。
而这两种蛤蜊,它们一般是在春季海水水温上升到10℃以上开始繁殖,秋季水温下降到10℃以下停止生长。
夏季是它们生长成熟最快的时候,而秋季就恰好是收获的时候。
现在是秋季中旬,不冷不热,正是蛤蜊大丰收的时候。
海边作业挣工分就有一项是挖蛤蜊,一个小队六个人一天挖满五十公斤蛤蜊就能每个人拿八个工分,这是最轻松的一项,小孩子都抢着干。
赵春花今天回来得比平日里早一些,还有时间到村头李奶奶那里换鸡蛋,就是因为今天她们那个小队分到了挖蛤蜊的活儿。
她们总共挖了六十多公斤,五十公斤交大队了,剩下的小队里每个人还分了个两公斤左右,有个社员家里实在没人要吃这玩意儿,就给赵春花她们几个人一人一点都分掉了。
其实赵春花她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吃,她吃饭快,这些玩意儿都要开壳,虽然煮开了也不用费什么劲儿,但不还是得沾个手。主要还没多少肉。
但她本着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拿白不拿的想法,就给拿回来了。
自己家不吃,也可以让儿媳妇拿回娘家去,她是记得儿媳妇的娘家哥哥挺喜欢吃这些东西的。
没想到这一回来,还真碰着爱吃蛤蜊的儿媳妇娘家哥哥了。
虽然不是特意买的,但拿回来的时候确实是惦记着他爱吃的。
这大概就是有缘。
花蛤文蛤的做法,一般都是旺火爆炒,加盐加酱油加辣椒加葱姜蒜,这个菜很容易做,简单来说就重油重料。
可油多金贵啊,根本没人会把油浪费在炒这没多少肉的玩意儿上面。
陶向予对蛤蜊倒是有不少做法,因为她家二哥喜欢吃,她从小就没少琢磨过。
可以煮汤,冬瓜煮花蛤下点干虾米,煮出来汤水清甜,花蛤的肉也鲜甜,还可以败火,蛮不错的。文蛤可以煮豆腐汤,清汤可以,下点辣椒煮成辣豆腐汤也别有滋味。
还能做蛤蜊蒸蛋、蛤蜊炖蛋,不过这个菜需要的蛤蜊和鸡蛋的配比是10比90,蛤蜊充其量算点缀,下多了还太腥,如果家里没有十只母鸡在下蛋,陶向予不建议这么做。
陶向予最拿手的,还是做蛤蜊丝瓜饼和蛤蜊粉丝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