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打破屏障(1 / 2)
刘莉莉当然很无语地反驳了她。
陶向予哪里是天生慢一拍,分明只是对这些事不感兴趣罢了。
除非必要,她绝不会主动打听,有时候想告诉她跟她一起讨论讨论八卦八卦,她还不乐意呢,一句“莫背后论他人是非”就能把刘莉莉堵个够呛。
刘莉莉有时候也是佩服陶向予,二八年华却活得像个老干部,自己那在公社当领导的真正老干部的阿爹一颗八卦的心看起来都比陶向予活蹦乱跳。
别人都能叫假清高,陶向予这性子,那却是真清高。
陶向予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她这真不是什么清高不清高的,可担不起这词儿。
若真要说为什么,除本身的性子有一点因素外,大概就是因为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环境。
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外人的流言中,睡梦里都是外人三言两语歪着嘴巴斜着眼睛喷着唾沫星子抖着手指头的指指点点。
她从没有表现出来过,但自己内心清楚,那些是给她内心留下过阴影和创伤的。
若人人都不谈论他人的家事和是非,那她是否就不用遭受流言指点?
陶向予是这么认为的,但她管不了别人,就只能管自己。
所以下意识里就会像刘莉莉说的那样,不感兴趣,不主动了解,给自己竖起这样一道不知究竟是好还是坏的屏障。
之所以说不知是好还是坏,那是因为陶向予在成家生子后,也一直生活在他人的保护爱护中。
无论是丈夫赵富,还是婆婆赵春花,或者是她娘家那边,甚至是好朋友刘莉莉,都爱护着不让她经受一点风雨。
她也似乎就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像活在堡垒里,更不用去考虑那道屏障将她隔绝了什么,嫁到月澳村近三年,认识的、主动打过交道的人,竟还没有后面这半年多。
丈夫出事之后,她无论愿意不愿意,都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陶向予自认不是个懦弱脆弱的人,也不可能再躲在家里不问世事,不参与人情世故。
甚至于她要比普通人活得更聪明一些,更会钻营一些,不如此她怎么撑起家,怎么更好养大两个孩子。
是以,打破这道无形的屏障,是陶向予努力要做到的第一步。
无法定义好或坏,就只有尽力不让它在自己这里,也成为会伤害别人的东西。
事实也证明,多了解一些别人的过往与性情,是有益处在的。
即便是不全然准确的流言八卦,经过自己认真抽丝剥茧,结合情况去伪存真,绝对是能得出不少有用信息来的。
陶向予正是了解到第一生产大队里有像阿英嫂这么样一个女同志,才打起了去妇联提议请求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