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伏念(2 / 2)
只要得到齐王或者某些权贵的赏识,不但有机会被封为上大夫,成为稷下先生,而且还能参与治国之事。
稷下学宫能成为战国第一学府,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端木敬德暂时放下对儿子端木赐的不悦,微笑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半月后的稷下学堂论辩,不仅齐王、君王后等人会出席,而且不少稷下先生也会纷纷参与论辩,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位来自墨家的弟子。”
伏念、端木赐吃了一惊。他们对稷下学堂的论辩可以知之甚详,记得上一次稷下学堂论辩如此热闹还是在年初之时。而且也并未有许多稷下先生参与论辩,这一次是怎么回事呢?
伏念极为聪慧,注意到了一个关键词,道:“敢问师尊,此次论辩如此隆重,可是因哪位墨家弟子?”
端木赐双眼放光,也露出了兴致。
端木敬德赞赏看了这个得意弟子一眼,道:“此次论辩是曹公促成的,而哪位墨家弟子姓陈名默,六指黑侠的弟子,不出意外,也是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年少老成的伏念露出激动之色,对于此人他是慕名已久。端木赐更是发出惊呼,忍不住道:“陈默现在何处,我能否见一见?”
端木赐对陈默的好奇,比伏念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与老师荀子交谈,推断墨家近些日子的许多变化,都和此人脱不了干系。而且根据几个关系颇好的墨侠消息,此人隐隐为墨家下一任巨子。
端木敬德没有回答弟子与儿子的这个问题,只是平静道:‘此次稷下学堂辩论,或许是近五年来,稷下学宫最大型的论辩,伏念,这段时间你不要离开稷下学宫,好好准备此事。’看了端木赐一眼,道:“这段时日你也老实一点,不要闯祸。”
端木赐耸了耸肩,对父亲的分别对待早就不以为意,而且内心也并不感觉有什么不多。毕竟儒家还有一句话叫因材施教,他从不认为自己需要走伏念一样的道路。
此时他的心飞远,想要见一见陈默。
心头一动,问道:‘父亲,曹公?指的是剑圣曹秋道吗?’手下意识握住斜插在腰上的剑柄处,激动之情比刚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端木敬德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对这个离经叛道的儿子颇为无奈,不过想到师弟堂堂儒家大师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且端木赐也是师弟的弟子,心里又增添了几分安慰,道:“不错,曹公隐居十多年,不见外人,千万不要妄图打扰,否则为父也保不了伱。”
端木赐一点也不怀疑父亲的话,只是好奇道:“曹公不问世事多年,为何突然打破闭关状态,促成这次稷下学堂的辩论呢?难不成陈默和曹公有什么仇怨吗?”
这种话不应该是儒生说出的,可端木赐却一向如此。他本不属于正统的儒家一脉。
要知道自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曾在隔段时间各处地方各领风骚。可发展到现今,被确立为正统地位的却是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说,也正是端木敬德这一脉。
荀子虽然也是公认的儒家大师,但他的儒家学说却并不认为是正统儒学。端木赐作为荀子弟子,自然也不属于正统儒家一脉。有此思想并不奇怪。
端木敬德并非第一次听端木赐说过这等言语,内心还是忍不住生出怒火。
端木赐见势不妙,连忙躲在伏念身后,哈哈一笑道:‘父亲,孩儿和朋友约好谈论学问,君子至诚,孩儿先行一步。’说罢推门离开,速度飞快。
端木敬德无奈摇了摇头。
伏念见师傅气得不轻,安慰道:“老师,师弟还年少,等大一些便会知道你的苦心。”
端木敬德摆了摆手,道:‘我并非对他生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若我有祖师一半的学问,定能能教导好他。’他很快放下此事,与这位得意弟子谈论近些日子的学问情况。
伏念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屋中气氛立时愉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