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1 / 2)
天道酬勤,以其文化具备如此之大的包容性,便是有更早先的诸者们已经将道的“无”确立在此,后遂,潜移默化。至于后续,在越来越多的人类迭代遇迹中,这份意识是否会出现断层,那便就又是一段艰难险阻的辛苦传承;
要知道,“无”是没有声音的,弱者也是没有声音的;
得道是“无我”,贵在更“有他”。
以其“无效无望不知尽头的劳动,确实可以说为是最严厉的惩罚。”
然而,最“道”是无求,所处皆已有;
其便是:(和)诚善则中,物独为有;
以“有”为“独”“组”,以“无”为“有”终;以“有为”而“独组”,以“无为”而“有终”,是知量也。
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认知才算是突破我们的思维,恐怕首先便是以:在“‘善’等正向、正能量”作为永远出发点的基础上,认识“中”的含义吧。
但什么是“有”,物独为有;那么,难道不独就不有了吗?可见并不是,其只是针对人为或其他等生物具有对照而言的“认知”;有对照,发现出了不一样才有了“独”;不产生、不对照、不分离就没有概念;而其也便是我们认知和开创自己力所能及、发明和创造、去法华于世的开始;
而当一个一旦有了“索求”的人,并且还不想像“无”一样把所有的念想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依靠自己;那么,其所展现出的,就极可能便是一个贪婪而自以为是的“有”,以其可以随意从自身“有”的角度上出发,而无用再去考虑其对于其他的事物是否有利害的情况;
在“中”才能弘道,沐“土”才能成娇。(以其“中”非地理位置,其“土”也非物质所指,而更在于我们所具有的根本性文化理念。)
否则我不晓得你是要去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不懂得你是要叫别人、或是驱使别人为你或你的团队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而也并不晓得你在多变的环境中,究竟固守着怎么样的信言教条。恐怕也不过是在各种各样的混乱中,引入了多边关系,使得摇摆不定的自己得以暂时求全。
以其出发点不对,结果还能有不偏离的道理;以其出发点正确,结果会歪打正着也说不定。
所以,不是一个人改变了,环境才能改变;而是所遇见的环境变化了,这个人才有改变的可能;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也相对讲出了一部分。而以此也可见环境(包括地理性的环境等因素)对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民族性的影响有多巨大,可以说是,基本上是完全性的影响。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其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
没有前人的智识思维积累,其后人便很容易会出现因为意识断层而发生的导向性错误,因为没谁能够从出生起就可以知道一切该怎么处理,一旦遇迹错误,那便也就是误入歧途的开始。
人心可被催眠的程度就同道的“无”一样,任而处之;换而言之,但当其一旦形成出一套完整的自我处世价值思维观和方式,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哺环境,将自己的能量从中召唤出来,去改变环境,影响他人。
那些一切我们所能够看得到的对抗,都是我们“以相制相”的手段,然而,究竟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们不断地能够去“以相制相”,去随着变化而变化,我想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但或者,我们想要的答案已经浮出了水面;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心目中所具有的理念就是“中”,就是从“无”看到所有的一切,就是“变”;而也就是像道一样,自始至终,从来都是这样,即使是跌倒、受挫,我们也依然还是会重新站起,回到像“无”一样的基本点,发生涅盘;
因为其本就是“无和空”的自性也;
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骨子里的性能,出厂配置而已。
所以,以“有”看“无”根本就是云里雾里,根本看不懂“无”的一切所作所为;甚至其还会觉得“无”和他一样;毕竟大家在表面上的外貌特征都大径相同,内心里的想法又能够有多大差距呢。
的确相差无几,但就是这底层思维逻辑中的毫厘之差,体现在宏观的动机和行为上,却是差之千里。
其“有”是很难从心底里形成像“无”一般,拥有“去中心化”的宏观阵型;而也只能是在“有”的基础上,形成了看似宏观的野心阵型。
但“无”才懒得管“有”呢,“无”只会“以相制相”,在“有”有问题时,敲打和纠正“有”的问题,让“有”重新安宁下来,像个宝宝样限制进一定范围;
以其所有的遇迹,所促成的人性面都只会在先前的基础上只增不减。但所有事物都具备变成另一种事物的可能;遗憾的是,我们的现实变换太过单一了。
人只有看似宽泛的一条路可以走;所以才会有人想到平行时空,让其在其他的境界中具备了更多变化的可能;只是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它们所生成时的条件与环境等因素,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它;但事实上,万事万物皆可成佛,皆具备各自自性的那种条件;而这也是科学所面临的朝向之一。
以其所有人性的对撞,最终所回归的都将是这个世界最为基础的本质。即:“无”是不会和“有”发生冲突的,“无”是不会随随便便去动用别人奶酪的;
所以,究竟是谁在导流着我们如“有”般多变的疯狂浅薄思想,是十里不同风的外界,还是没能参透出一些事情的我们自己;我们要探究、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格物以及更加合理做法;要懂得在不忘记我们自己是谁的情况下,以相制相。
物独确实为有,使我们有更突显的创造力和发现、发明力;但诚善更能为中,让一切变得更加和谐、长久。
推动世界认知的,从来都是少数人;但是拯救世界、以及拯救世界未来的,却从来都是,要么没人,要么,一群人。
其无为中,让万有也,法自然;
人类、自然环境共同命运体。
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其所讲之事难道不是一回事吗,“道”便是让万自之有也。
而如果人类还能继续存在,那么其性情也必然决定着未来世界的走向,影响着世界的格局,人性最终极的拷问大概就是这两种理性逻辑了。
任何的工业、商业以及宗教都是有可能带着他们的那种文化,像妲己一样诱导和加工人的头脑,最终的结果可能便会是,知其不好,却已然很难抗拒。
因其从一开始就便是带着“有”的概念来的。“有”不是不好,没有“有”世界不会像今天这般精彩;重要的是如何让“有”以“善之公道,行之正果”;
其“有”也是可以有“慈悲、善”和“公道”;试问,谁人不“有”?
因为“慈悲、善”、“仁”、“公道”等也都是在“有”的基础上,从“无”的观念上提出来的。其从“无”中提出,为了便是使“有”具有更好的导向性。所以“有”,也是可以很好“有”的。
而当“有”不好时,其“公道”,亦或作外界真正的“天道”或更大“公道”,却也总会在人心最艰难、迷茫的时刻,以包罗万象的大道之势,重新崛起。
……
以其从虚无中走来,吾道一以贯之……
或无为,而无不为;或有为而为之在“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守自己要得守的道;
此道开天,开人心性之自天所能;
……
道是空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是说说而已的。
以其从无到有,从有到以善之公道修成正果,如来拈花,迦叶微笑;此中,非自悟不得,非真体不悟,非历险不感,非挫感不觉。
世间未始有物,万般缘起性空,此去对始无终,一切有为法,万般皆遇迹;一切视如:梦幻泡影,一切顿挫:密迹金刚。
而当你内在的思考和外在的修为精进一分时,那么对外在的理解便会深透一分,越会发现外在的世界鲜活、丰富和有所物。
……
……
纵然四大皆空,但也不妨碍我为道在“中”,目有所物;
纵观而言,以其“道”的“法自然”等现实客观理念纵然是贯穿了所有;而“儒”家等等“诸子百家”,包括众多的赛德里斯以外之国,则便更是将道推进到了人文理念“有”的阶段,即如何去“有”;后释家禅宗则是化身为“佛”处留在了人心当中起心动念、作为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道”一样窥透这个世界最为高深的物质学问,在“无和空”中做出了很多学问;但总体,其出发点都落定在了正念的方向,佛家强调地更突出些。
而也有言论道:两头箝裹黄金片,中间星斗暗铺陈;上造龙纹与凤篆,花纹密布鬼神惊;
此便,“白藕青叶红莲花”等大概就是对这三家整体最好的解释了。
……
……
那么,知道了这份能够“同时看守众生两面”的“无和空”但是“缘又为”之公道恒量,是由我们在,对外在的现实宇宙天地之间的种种造化进行了人为客观的观察、包纳和学习后,所对照进自身内在,从而在内在的“精神、大脑”等心理思考中,模拟、投影出的一种“互为宇宙天地之间的那种能够相互包容和相互制衡的内在境、相”——但却是更“大境”和更“大相”,更为贴合于世界本质或更为贴合于“道”与“自然”所形成的那种包容“境、相”之内在感受和感悟;
其不起心动念,就是“空、无”,就是自然;一起心动念,就是变动四方左右的“中”,就是“用九,见群龙无首”的“变”:就是我们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现实;
此便,我们便就又能够知道,不同人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我们具有意志上很大的自由性,从性格上讲,聚是一团火,散开满天星;从态度上说,你对我怎么样,我便对你怎么样,或以德报怨,或以直报怨或等等各种各样的人性发挥手段。
人是穷其一生都是在扩大于自己对于“境、相”或是叫“知识”和对知识运用能力等的认知。
所以其“道”是用来“行”的;而我们一直以来所总结的,也便都是“行”道的规律。
其便是,学习一个人的知识,不如学习他的思维方式,而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却又不如去学习和探索其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和其之所以能够搭建出这样的一套思维框架的真正由来来得重要;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实践。
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够产生出这样的一套思维理念,甚至突然萌生出这样的一道念想,屁股决定思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出发;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你所要去往哪个方向,而又要将自己照看进何种的范围当中……即使是遇迹到了人生自我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对荡,也一定要学会在逆风中继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