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剖析根源(2 / 2)
“其次,国内的教师地位很尴尬。社会地位决定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福在古代,、地、君、师、亲,教师是‘先生’,位列神坛,这是社会地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社会共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刚需和追求;‘学而优则仕’,是人生阶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奋斗目标……然而,能帮学子实现最终目标的,只有教师,因此,在那个时代,教师特别吃香,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崇敬。”
“而今,走出学堂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学到的知识没用,有用的知识学不到;连学生都知道——学再多知识,也不如有个好爹妈,不如有张好皮囊,不如有副好嗓子,不如有社会资源可用,不如会投机钻营……然而那些东西,照本宣科的教师教不了!于是就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此时,教师的处境就尴尬了,学生和家长都迷茫了。于是乎,学生得过且过,不愿学又不得不学,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又不得不做维持生存的活计,哪来的热情可言?”
“是故,教师被请下了神坛,从‘先生’沦为‘教书匠’,再到后来的‘臭老九’,直到现在的‘孩子王’……呵呵,掉落成学生的保姆、仆人!试问,教师还有激情乐教?学生压根看不起教师,还会乐学吗?”
“再次,国内的师质力量有问题。人性支配人们追求存在价值,当某一职业没有了发展潜力,自然被学生所抛弃。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选择是考公务员,然后才是挑选高待遇的岗位。教师没前途,待遇又差,吃不饱饿不死,走进去如掉入泥潭一样挣扎不出,谁会选择那个职业?所以,在包分配那个年代,优秀学生几乎不报考师范类院校,而被录取的都是不愿意去的,这就为今后几十年的教育埋下了隐患……试问,那些未来的教师,会心甘情愿地奉献一辈子?故此,教育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只会每况愈下!”
“最后一点,教师的待遇问题有点儿‘虚’……怎么呢?挣不到钱的人眼红,挣得到钱的人鄙视。教师的待遇里,唯一的闪光点就是两个假期,还是带薪休假的!这是唯一让人诟病的地方,也是教师不出口的心酸之处。据我所知,在职教师极少有假期出去旅游的,因为他们有时间但花不起那钱,恐怕这是羡慕者想不到的……外行人都不知道是:不是教师想休假,而是学生需要休假,教师是被动放假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大脑需要劳逸结合,知识离不开社会实践,寒暑两季也不是学习的好时间,所以才有学生的两个假期;但是,却不是给教师去玩的,那个时间段,教师要培训,要参加继续教育,休息的时间没有人们想象中多。可笑的是,他们微薄的薪水玩不起,实在是讽刺!”
“另外,关于薪水,教师也有自己的苦楚。人们所谓的高工资并不真实,其一,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教师的待遇的确不错,但不能代表全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待遇水平。绝大多数地区,财政吃紧,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验收,做了一套‘假工资表’,教师实际到手的工资仅有其三分之二;其二,高工资教师是少数,比如高校、有高级职称的、民营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管理层等,那些人员的工资的确不低。但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工资仅能养活自己。我调查后发现,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拿2千出头;十至二十年教龄的中青年教师拿三千左右;三十年教龄的中老年教师很少超过4千……也许有人,那就想办法晋升职称呗,那就看看调查结果吧,八成以上的中高级职称不是教学一线人员,华夏的职称不是那么好评上的,里面的猫腻多着呢!嘿嘿,只知道埋头教书的教师,坟头长草也评不上!”
“如此这般,而今的教师,头顶闪亮的高冠,身披光彩的羽衣,在道德的高台上,在人们无所谓的眼神中违心地吆喝,实质上很无奈。默默奉献,有苦,不出!”
狗头怪好像作报告一样,把国内的教育现状和根源剖析得清清楚楚,钱英听得直点头,除了坚定自己绝不从教外,深深为这个职业的人们哀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