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内家劲道(2 / 2)
后世也有老拳师被偷袭的视频,脸上被抽一大耳瓜子,他不说自己功夫不到家,反而怨对方偷袭,这也没谁了。就像郭大侠说的那些老艺术家,你只要比人死的晚,你就是武术宗师。
内劲要想练成不容易,一般人练粘黏劲,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可沾粘,才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
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
一般的内家拳都是教人要多练,多体会,师父也会给你喂招,此劲是练习内家拳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它诸劲。有人说听劲就是由皮肤的触觉和内体感觉来探测对方劲的大小、长短和动向的意思。这是最肤浅的听劲,而且需要不断练习才能体会到。
以前练气功的有一种体感查病,就是你放松,全身毛孔张开,你对面的人有什么病你自己的身体也有感觉,这种是比较初级的粗糙的感应。
但是在寺庙里又是另一种修行方法,调息静心,练到高深时,你的身体进入空灵的状态,对方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都在你的感应之中,也在你的掌控之中,应对起来当然随心所欲,内家拳总是强调要松,要虚,也是这个道理。只是这个功夫一般人做不到,必须要极高的根基和悟性,所以道家讲在高层次练功,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
其实如果你完全空了,佛家和外道讲的五神通你全都会有。
唐志以前练形意拳也是稀里哗啦,估计到老了也就跟那些所谓的宗师差不多,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加上武侠小说的演绎,一般也能唬住那些吃瓜群众,真要动起手来,死得比谁都难看。这次也是他占了穿越的便宜,神识被改造得非常强大,加上宿慧显发,一闻千悟,要不然别说暗劲,就是明劲也摸不到边。
内家拳的门道很多,就一个“劲”,就有几十种,例如,沾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借劲……你要一个劲一个劲去练习,去体会,去掌握,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就是在古代也很难的。所以古人说“穷学文,富学武。”你家里要没几个钱让你败,你还真学不了。
练好内家拳特别不容易,现在不能靠它吃饭了,所以大家也都松懈下来,绝大部分都是作为业余爱好,所以水平也是业余的。
大杆子和太极推手又不一样,这个更难练习。能把大杆子练到如臂使指,练出粘黏劲和听劲,难度更大。唐志的神识够强大,对于周围的感知更敏锐,你的枪法也入了门,八面螺旋劲能通过大杆击发出来,进而击人,则如乘风破浪,一往无前;退而引人,则陷敌方于无底深渊。所谓“四两拨千斤”,在螺旋缠绕中,引化对方劲力,消化对方劲力,改变其劲道。
这么顺利收服踏燕,就连唐志自己也没想到。他飞身上马,踏燕腾跃而起,飞速向障碍墙驰去。没想到踏燕看起来很粗壮,但是奔跑起来身轻如燕,它飞越一道道障碍墙时,身上像张了翅膀,一掠而过,蹄子有力地敲击着大地,如同骤雨一样的急促的鼓点,使人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鲜活和强盛。
也许踏燕很久没有放开四蹄飞驰,它跑了一圈又一圈,同唐志的动作彼此配合越来越默契,最终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连倾斜、俯仰、跳越都能够同步。最后第十圈的时候,唐志收紧缰绳,踏燕昂头发出欢快的嘶鸣,像一个顽皮的快乐的孩子。
这时大家都围过来,羡慕地摸摸踏燕的毛发,真是一匹好马。
程伯信道:“师父,你刚才唱的什么歌?教我们唱吧,我们也这样驯马。”
“哪有那么容易?你们学会了也没用,我是灵魂歌手。”
“师父,薛将军什么时候过来?”
“3月初四,也就是3月3之后。我们先把营地整理好,把该置办的东西都补齐,准备招收新兵。”
征兵广告打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报名,现在武勋这一块就有200多人,世家有200多人,这两块差不多就有500人。将来这一批人都是部队的干部,所以唐志是按照武举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震旦的武举制度是从武则天开始的,武则天对于科举非常看重,大规模的殿试就是她搞出来的。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很厉害,搞这些动作的目的主要是换人。以前朝廷选拔人才主要是门荫,关陇集团把持着朝政,即使是科举也是集团内部分掉一大块蛋糕,留给其他人的很少。初唐的时候博陵崔家只有一两个中了进士,可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