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巅峰对决(上)(1 / 2)
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山东世家的进士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渐渐占据朝堂,加上武举的实施,一大批的武举人占据军队的领导岗位,武勋阶层不可避免地没落了,这为稳固她的武周王朝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元702年,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武举及第后,不管考生的门第、官位、家境,均有兵部按照考生的成绩来授予官职,武状元往往能够官至侍郎,武举人的荣耀不亚于唐初驰骋沙场用生命换来的勋官。不过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且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唐志也是准备采取宋朝的武举形式。
其实一般家庭的子弟想要考入御林军非常困难,第一是要有文化,这样就刷下一大批人,第二要骑射、马枪,一般人家可养不起战马,养一匹马所需土地,如果用来种粮,可以养活25个人。这两项就刷掉一大批人,所以世家贵族出人才也是因为经济基础好。
唐志本来以为薛仁贵要初四过来,没想到第二天就来了,唐志接到禀报,带着大家到门口迎接。
唐志还没见过薛仁贵,只见辕门外站着十几个彪形大汉骑着马,当中一位身长九尺,肩宽三庭,方面大耳,鼻直口方,唇红齿白,身披白袍,手持方天画戟,坐下乌龙靠雪山,身姿雄壮,威风凛凛,令人观而称奇。
这就是薛仁贵了,他身后还带着12亲卫,个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一看就是身经百战之辈,唐志后面这群菜鸟跟人家一比都变成善良的鹌鹑了。
唐志打量薛仁贵的时候,薛仁贵也在打量他。这小子一身青色御林军服,腰间系一把宝剑,相貌俊朗,面带微笑,如丝缎一般的黑发高高束起,用一个蓝色色发冠箍住,两耳垂下几缕乌黑的发丝,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春日里的杨柳,清雅而飘逸。跟着的其他人也差不多,年龄似乎都不大,个个锦衣华裘,意气风发,他们的确占尽人间风流。
这不像军人,倒像是一群公子哥,12亲卫中有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唐志双手抱拳:“拜见薛将军。”
众人行礼:“拜见薛将军。”
薛仁贵回礼道:“免礼。”
唐志把薛仁贵一行迎进军营,带着他们参观营地,同时把自己的对于营地的规划做了简单介绍。巡视完毕,薛仁贵在会议室坐下,他带领的12亲兵坐右边,唐志带着众弟兄坐左边,泾渭分明,有互别苗头的味道。
这个会议室是唐志布置的,是按照蒋委员长总统府作战室的样子布置的,一条大长桌是拼凑起来的,盖着一层布,墙上挂着还一张欧亚大陆地形图。唐志本来想把长安和周边的地形都勘测出来,不过这有点越界了,形同造反,最后停止了这项工作。
薛仁贵对于这些新奇的布置不以为意,两方人马互相介绍之后,问起招兵的情况,唐志把自己的招兵章程做了简单介绍。听说还要考策论和战例分析,薛仁贵有点意外,12名亲兵不淡定了。
首先薛刚站起来反对:“咱们这里又不是科举,考什么策论?这不是纸上谈兵吗?文章作得花团锦绣,上了战场一样拉稀,这管什么用?”
薛刚和12亲兵是薛仁贵的族弟,薛仁贵从军的时候,他们跟着一起征战,能活下来都不简单。但是有一点,因为当时家里穷,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是识字而已,你要让他们写策论,都是赶鸭子上架,这不为难人吗?
张浩起来反驳道:“我们招收的人将来都要带兵的,如果没有文化,没有高超的军事素养,眼光狭窄,今后怎么能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张浩把唐志平时教育他们的话都弄过来压在对方的身上,把薛刚唬得一愣一愣的。小样的,我还治不了你!
张浩其实和薛刚一样,文化也不咋地,但是自从唐志开了训练班之后,特别是沿革地理的学习,让他大开眼界,文化水平拔高了一个大层次。为将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唐志对他们的培养的标准是一路诸侯,样样要拿得起来,至少不会被别人蒙了,看他把会计班和训练班混在一起就知道了。
而且唐志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希望这些人将来打下一块地方,经营一块地方,收益一块地方,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光指望中央财政。这样对于带兵的将帅的政治、经济、军事素养要求极高,就连尉迟循俨这样的顽铁他也要打成精钢。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是太祖说的。当时军队初创的时候,很多人是文盲,为了提高部队的素质,太祖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对军队的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由“各纵队政治部负责编制青年士兵识字课本”,在“每个纵队内设立青年士兵学校一所,分为三班至四班”,“每班以授足九十小时为一学期”,对士兵进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文化教育。
胜利后,太祖还要求把军队办成一个巨大的学校”,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组织广大指挥员和战斗员,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干部,参加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