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厚脸皮五皇子(2 / 2)
“我娘感激的是整个余家养了她,也记得,她年幼失母,给予温暖和庇护的是大房外伯祖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们没权要求我做什么?从小到大,在我十六岁的人生里,我是第一次见你们。”
余大舅心下一刺,“是你娘守节,不愿见外男。”
他们是不甘心,没瞧两家的儿子那怪模怪样,瞧着就令人恶心,居然还背了包袱,即便穿着锦衣华服,可内里起毛的中衣襟,还是出卖了他们的现状。
他们讨好她,不过是当她是一只肥羊,想从她身上咬下几块肉来。
“外男,是指没有血脉关系的男子,你们是骨血亲人,她为什么不见?你们在她失母之后的漠然,只顾自己,甚至以你们年长为由,将外祖母的嫁妆尽数瓜分。
后来,巴巴地想将她卖个好价钱,看她嫁到冯家嫡长房,过得富裕自在,你们又想从中谋利。是我娘看透了你们,不愿与你们亲厚。
你们不自省品行,就算我给了你们两个入白泽书院的名额,也兴旺不起来,即便为官,若无操守品行,也是贪官、腐官。”
冯昭眼神冷厉如刀,扫过余家几人,用手一指,“你们两个扶不墙的烂泥,去了白泽书院给我安分守己的读书,若敢打着我的名号行事,我就能灭了你。反正我们两家没有恩情,只有怨恨,弄残两三个人还真不是个事儿。”
她的声音阴狠无情,眼睛微微一眯,一道精光闪过,吓得余家几人心头一个寒颤。
大余氏更是惊得忘了呼吸,这丫头也太狠了吧,这可是她嫡亲的舅舅、表兄弟。
“给你们一处皇城宅子,是我最大仁慈,有一种人,若是今次赏了东西,下次不给,就会怨恨。所以,我对你们,不会第二次给东西,哪怕是一两银子。我帮了不相识的灾民,他们还能真心感激,可帮你们,只怕是心里嫌我给得太少。人心不足蛇吞象,实话告诉你们,对看人,本夫人除了看走了汪翰,还真没错过。一次再看错了人,为了不让人知晓,我会杀人灭口,也免让自己再多一个污点。啊哈哈……”
她一挥衣袖,张狂地转身。
二房冯崇俭一个哆索,低声对大余氏道:“她……她怎么变这样了?”
“誉国夫人被跟了几十年的陪房毒害,而那府里那么多经年的下人背叛,你以为,她眼里容得沙子。在经历了汪家的磨难,亲娘的惨死后,她若不能再有些手段,如何能活下来。”
冯崇俭低声道:“我可不想再见她了,看她的样子都怕。”
“你不想见,你当她乐意见你。现下与她亲厚的是三房的人,她连我的面子都不会给。”
大余氏是故意说给余大舅、余三舅的。
余三爷低声道:“爹,我……我还跟去?”
说好他们去跟腿帮忙,时间一长,表兄妹许能生出几分情意。
只是,余家太低估了冯昭。
他们以为冯昭和离,能看上他们年轻、英俊的儿子,且还是没婚配过的,就是莫大的荣幸。
错了,看上余家郎,是余家的荣幸,而不是冯昭的荣幸。
冯昭很是厌恶他们,是那种深加痛恶。
“三哥,没听她说的那些话吗?要我们去白泽书院读书,让我们别打着她的名头行事,我牢记这两点。那处宅子,是她给我们这房人在皇城落脚的安身处。”
余大舅连声道:“明明是嫡亲的外甥女,她怎么就不相信我们,光有宅子,没个皇城的田庄、店铺,这没进项可怎么活,怎么活呀?皇城买把青菜都得几文,真当是洛阳那小地方。”
冯崇俭道:“冯家是大家族,白泽书院的名额是在她手头,她今年能给你们,也是顶着冯家族老的压力。往后是万不会给你们了,毕竟余家也是每年有一个名额,好自为之罢。”
大余氏道:“我大哥为什么不愿把名额给你们二房?”
余三舅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大房的族长认为,他们二房的子弟没有读书天赋,将一门心思用在歪路上。
余大舅道:“他还不是偏大房的子弟。”
“余家嫡长房子孙确实比你二房有读书天赋,同等的年纪,人家是秀才,你们还什么不是;他们成进士,你们才是秀才。换作是我,也肯定愿意将唯一的名额留给长房子弟。”
说话的是冯崇俭,原来嫡长房的大侄女看不上他们啊,真是太痛快了,一家子穷得都置不起新衫了,居然还瞧不起他,说他是商贾。
他们是谁的后人,他们二房是商贾怎么了,这是凭本事赚钱,凭本事做的皇商,还凭本事得了皇帝亲笔所书的“大义商”匾额,是他们这种小门小户能比的。
冯昆看到冯昭那样对嫡亲舅舅,很是讶异,但又听孟氏提过几嘴,说余氏在世时,就瞧不上她的亲兄弟,反而与大房的兄弟走得近。
冯昭从清风观里接出余氏的灵柩,一袭孝服,抛撒冥钱,走在棺椁左侧,便是冯昆亦换了孝服走在右侧,他们要步行远离皇城,才能重新上马车,每到城池又要在地上走。
通常严格的人家,是要求子女一路步行扶灵,像冯家只冯昭一个女子,只在人多的城池做做样子就行了,而其他地方时,自有小厮、丫头充当孝子贤孙,着孝服扶灵,这叫变通。各家都有这样的情况,通常不会有人点破。
冯昆亦是这样想的,待远离了皇城,他便道:“昭妹去马车上歇歇吧,这都走十五六里呼了。”
冯昭淡淡地看了一眼,“我要步行回太原。”
冯昆一脸惊色,“你……你不会当真的吧,步……步行?”
“待我累了,我骑马,马步是步,人步也是步,没问题。马车留给金桔、陶嬷嬷坐。”
陆妈妈留下来了,她得为陆平、红梅完婚,待二人成亲后,陆妈妈在晋国府先顶陶嬷嬷的差事,掌府里的庶务应酬,主要还得教红梅打理,将来冯昭归去,手里才好有人使。
冯昆无语望天:步行是这样解释的,这是歪理。
还真以为她要走回去。
冯昭还真是想的人走,而不是骑马,余氏、陶氏是她此生最敬重的,占了她们孙女、女儿的身体,就当尽一份孝,不是做样子,而是真的从皇城走回太原,就算很忙,可这又有什么?她愿意。
碧心抱拳道:“夫人,你走路奴婢也走,你骑马奴婢方骑,你做什么决定,奴婢都支持,都站夫人这边。”
冯昭笑了一下,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她指了指,“把陆妈妈为我预备的纱帷帽取来,现下天热,日头大,你们注意别中暑了,往后每天早晚,所有人都喝一碗避暑汤。这是我师父寻人开的方子,最是有用的。”
青丝取了纱帷帽,这样的帽子不是一顶,一样的素白帽足有五顶,便是碧心几个也各备了一顶,只式样不如冯昭这个,冯昭这个前头是一层轻纱,周围都是两层。青丝等人的全是黑色纱帷帽。
第一天,众人跟着冯昭的脚程。
第二天,冯昭下令坐车的先行,到了前头等着,可事先在野外驾锅煮饭熬避暑汤。
金桔、红霞、陶嬷嬷带上两个护院、小厮总是走得最快的,每日在前头做好了饭,熬了汤,他们才从后头过来。
七日后,陶嬷嬷劝冯昭坐车,冯昭不允,“我娘就我一个女儿,她是我此生最敬重、最爱的人,我想最后为娘尽一份心。”
金桔道:“一开始,夫人说马步也是步,你根本就是糊弄二爷的?”
“我不这么说,二哥能劝上好一阵,不是为了让他不说才这样,七天都走下来了,我会习惯的。”
陶嬷嬷见劝她无用,人家女儿要为亲娘敬孝,你劝不要敬孝,不是这个理儿,没瞧冯昆见冯昭执意如此,也开不了口劝人。
第一天,冯昭的脚走得又酸又痛;第二天,脚底起了脚泡,将血泡挑了,抹了颜道长给的药;第三新的脚泡再起,再挑……
余生骑在马背上,最初还想着冯昭与旁人一样,到城池走一段,其他时候就坐马车,可七日下来,冯昭竟然坚持了。他可是看到陶嬷嬷一边哭,一边给她挑血泡,劝了好几回,让她坐马车,都被冯昭给拒绝了。
随行的车上,有一车都是路上吃用的,避暑药材、防热风寒的药材、防蚊虫的香包,腌肉、米面等,到了城池就补充采买,一行足有近百人,这一路的吃的都在那辆车上,更有几口大锅、厨具。
陶嬷嬷劝不动冯昭,只每天盯着红霞给冯昭泡脚,挑血泡,再抹药。
红霞早前原在冯晚身边,现在顶了红梅的大丫头,自是更尽心尽力,别说洗脚,让她做别的她也乐意。
行路七天后,陆续有人中暑或热风寒,好在有现成的药,只是生病的人都上了马车。
红霞便是其间中暑的一个,瞧得陶嬷嬷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痛恶:“就你娇气啊?夫人还走路,你一直坐车还中暑头昏,真是丢死人了?”
“青丝姐也中暑了,娘怎不说她?”
“人家走了八天,是顶着日头走的呢,你倒好意思提。”
红霞不说话了。
青丝依在车壁上,“夫人着人预备的草药,很是管用的。在我小时候,我曾看到种田的农夫,因中暑丢了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