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与你错过即一生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谈教育

第一百三十七章 谈教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从亿万豪车开始收租  锦棠春暖  躺平后,校花带我秀到飞起  无限婚契,枕上总裁欢乐多  腹黑医女重生记  我!执掌青丘阁,开局嬴政当徒弟  万界鸿蒙道主  我想做你的骑士  英雄联盟之明星召唤师  重生之首富传奇 

影片中最让我感觉心疼的一个镜头是:妙子因为爸爸不允许家里的孩子演戏而失去戏剧公演的机会,东大的戏剧团最后选择了学校里另一个女孩子青木。倍感失落的妙子详细地向妈妈描述着东大的哥哥中午来接青木的细节,昏暗的街景下,小小的妙子跟在妈妈的身后。

妙子其实是在向妈妈表达她对话剧的渴望以及不能去参演的遗憾。可是,妈妈的背影始终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当妙子谈到青木时,妈妈终于停下来,回过头。

?

?

我当时以为,这位妈妈终于要安慰安慰孩子了。没想到妈妈开口说的是:“你不要跟青木同学东大的戏剧团来找过你,如果让青木同学知道的话,心情一定会很不好。”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感觉很愤怒:你知道青木同学会难过,你有没有想过过你的女儿会不会难过?你去考虑陌生人的感受,你有没有考虑过体谅过自己女儿的感受?

?

这个缺爱的小女孩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大成人,进入了东京的大企业成为了写字楼里光鲜亮丽的职业女性。可是27岁,她没有爱人、不想相亲、孑然一人。影片的后半段,妙子邂逅了农村青年敏雄,我并不觉得敏雄有多么喜欢妙子,但是妙子却下定决心留在农村,我不仅为她捏了一把汗。童年缺爱的女孩,真的很容易因为男人的一点点好就动心。

整体来说:妙子的这个家庭是典型的传统日本家庭,家里一切都是听男性主人——爸爸的。孩子不能不吃萝卜丝,爸爸却可以。妈妈没有话语权,但妈妈也没有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包容。在这样的长期压抑下,小时候极其可爱又有天赋的妙子,长大以后成了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呆板的形象,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那道皱纹,更显沧桑。

?

虽然影片反映的日本的家庭教育,但我们可以看到妙子父母的养育方式,放在国内家长的身上也毫无违和感。好的影片不仅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启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犯这些错误?为养育出身心健康幸福感强的孩子,父母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1、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发展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着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

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的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

每个孩子的敏感力因个体的不同而差异万千,影片中妙子的敏感力体现在写作和表演上。可惜的是因为父母的漠视,天赋没有机会得以发展。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小时候,应该做一名观察者。细心地察觉孩子对什么事情表现出热情,那可能就是孩子独有的敏感力,这份敏感力发展好了,可能就是孩子能够愿意终身奉献心力并能感到到幸福的事业。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写到:儿童开始专注于一项有趣的工作,通过工作不断前进,并且还通过这一途径把内心的潜能发挥出来进来得到了提高。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具有一种爆发式的特点,并将预示着儿童未来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我特别想补充的是:找准了孩子的敏感期,孩子的学习力就像是如虎添翼。比如我的女儿从4岁半开始表现出对舞蹈的青睐,她喜欢读小女孩学芭蕾的绘本、平时会跟着音乐起舞。当我提出想不想跟着舞蹈老师学习时,她欣然接受,学起来也不觉得累。带着喜欢和热爱参加的兴趣班,比父母刻板地以家长喜好选择的兴趣班,孩子学起来的效果是天壤之别。

现实生活中,给孩子一股脑报七八个兴趣班的家长真的应该好好观察下孩子,孩子到底在哪方面表现出了独有的热情。根据孩子个性特点有选择地培养,这是对孩子的负责。

?

2、贬低和惩罚毫无用处,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合作

父母“为了孩子好”,优先想到的教育方法就是老一辈的传统:惩罚、打骂、贬低、指责……变着花样来。可是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这些“让你吃点苦头”的方式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好”了吗?谁还记得被惩罚原因,随着岁月的流逝,只留下了那些内心的伤痛和困惑。多项研究数据压倒性地证明:惩罚和贬低毫无用处,甚至引发恶性循环。为什么惩罚和贬低不起作用呢?

l惩罚和贬低令人暴怒。孩子在受到惩罚和贬低时会极度愤怒或痛苦,而且是双重痛苦,因为她感觉无能为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一旦有机会,曾经的受害者或许会成为施害者。这样的新闻和惨案一直在上演:女儿弑母、学生打老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她曾经被怎样对待过。

l惩罚和贬低是权力使用的榜样。我们通过惩罚手段给孩子树立的榜样是暴力,让他们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学到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即他们的榜样,出现问题时,会试着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强迫他人就范。当孩子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暴力。

l惩罚和贬低最终失效。孩子小的时候,惩罚或许能换来暂时的服从。但孩子越大,你越难找到令他们真正不愉快的事情。你的惩罚和贬低开始变得空洞,孩子会对“打你屁股”、“不给你零花钱”或“没人喜欢坏孩子”这样的话变得无所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逆风翻盘之相爱相杀 穿成孤女的我在六零当赤脚医生 山村神级小渔民 玫瑰荒原 进山打猎,捡个小媳妇 神仙下凡:娇妻休想逃 少夫人她震惊了全球 找我签单吧,我就是股神 窒息占有 顺流而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