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今朝有酒(1 / 2)
韦后借圣人名义,传达出的意思已然十分明确,若他人再行进言阻拦,或以他事屡屡纠缠,无论自身仕途、常日行动,都定必然不会有尚佳结局。
此言还算轻的,若是真的在这韦后与圣人满心希冀地等待水祭之日将近之时,非要再劝他二人以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为重,想必结局轻则被贬被罚,重则伤及性命,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就如等候发落的五王那般——性命、生活都未有变化,而各自深知归属于自己的“好日子”,必将时日无多。
敬诚在知晓自己父亲所做,或言所犯之事后,于朝堂好似一只笼门大开却被细链拴住脚爪的鸟,有心为其父敬晖开解,却受限于水祭之日将至,且敬晖私自拥兵致东都城内乱象丛生亦为事实。
讨论群
忙于吟天殿工事收尾的雍王连续数日未至明堂,参与早朝,裴谈仍旧在一种“明知故问”的状态下,假意搜寻着异骨、浮尸案的证据、证人、证言。
一切都荒唐不已,反倒显出正常之事无比异样。
早一日晚间,敬晖与终于返家的敬诚一番对饮,探出一些自己不知的、发生在城中的事项,尤其复周一派那几人,雍王,还有源氏姊弟一行人的状况。
这之中也包含自告奋勇出现在敬诚面前,却最终莫名被人杀害的江文京——即便这个名字,都让敬诚回忆了许久才想起来,但在惠和坊与洛水相继发生异骨浮尸案的当下,任何一个新增的殒命之人,或是任意一桩牵扯在异骨症上的案件,都让正在调查的众人心弦紧绷。
期间也提到了吟天殿,敬诚说雍王正在想法子,将观察案件角度极为不同的姊弟两人带入殿中一探究竟。
由此听来,纵观全局,敬晖自己心中估量,自己与隐兵所行之事,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些积极的效果,比如无论具体因为何缘由,一直参与在案子内的复周一派韦巨源,眼下已被踢出了参与异骨浮尸案的队列。
朝堂党争大抵如此,其中某派之某个关键人物,不再参与入圣人立场尚不明的事由,则说明这一方定是有让圣人顾虑之处。
韦巨源乃韦后宗亲,又是她与武三思之心腹,此时被戒备,则韦后、武三思一时亦难被信任。
起初听到敬诚所言,正是这么想的,甚至还在家中一度担心陆礼昭会误判城中形势,突趁无人提到杀将进来。
敬晖这把年纪,生死不过是早与晚的事,但做好在家族面前为人所杀的准备,还是需要反复给自己以充足理由。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大义”二字,不可用于家人面前,连家族都无法顾好的人,不配谈大义。
同陆礼昭一样,在故作镇定中度过一夜,便早早起来,往灾民、难民聚集的城墙根去,同时也是在城墙处,得知封坊延长至七日,且全城各坊中正在再次彻查身患异骨之人。
这番举措,无疑是想将异骨症彻底查明,而据敬诚口中江文京所言,身上所生异骨正是与吟天殿——那座水上建物中某样物品相关。
本是好事,但敬晖心中不知为何,总感觉一阵隐忧。
这时便想到若是陆礼昭在身边就好了,可遣他往四处查探。城中隐兵虽不少,但拥有畅行东都的平阳王府令牌与金鱼袋之人,却仅他一人。
当内心不安焦躁映射于外在表现时,敬晖便不再与灾民、难民们停留于一处,启程返回自己府上,在家中不甚久,腹中仍有积食之感时,从外头突传封坊解除的消息。
这时全盘计划中最始料未及的一步,明明早些时候一切仍似有些转机,可怎料忽地急转直下。
敬晖自然对解除封坊毫无意见,甚至若要他选,从一开始就不会由人草率地提出将城中各坊一封了之的敷衍举措。
可封坊之后透出的却是一番在深宫处的思量和博弈,早时显唐或因敬晖在洛水上的一番举动,即将占于上风;而后显然要占于上风时,却被夺了去。
当然也不能直言这时的决定对复周有力,世间之事并非只有黑或白,灰色才是最难以捉摸且以史为鉴,终将成为最终胜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敬晖深知此时“灰”为何人或者哪一方,灰若为大势所趋,则白必将向黑转化。
此时的白为显唐,则黑为复周,但所幸的是,紫微宫内未必知道城中还有隐兵这一存在。
“敬伯父……”
敬晖沉思之时,竟没留意王府之中的这一隅,已无人在旁,女眷此时正趁解除封坊告示已出,在各自坊中挑选后一日出行将身着的衣物首饰,无暇顾及在院内休憩的敬晖。
仆役、亲兵自前一日起,便不再府内活动,都被调往坊内支援武侯,独门外还有几人,但距离不甚近,自是听不清院内的动静。
陆礼昭就这么突然出现在平阳王府,默然站在自己身后。
“你从何处来?何时来的?”敬晖虽然认真发问,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陆礼昭手中紧握的那把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