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2 / 2)
而火车和轮船,本身的制造难度不大,它们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只要能够解决蒸汽机,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蒸汽机不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可以说,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就有相关的介绍。
简单来说,蒸汽机就是通过加热,让水蒸气通过热胀冷缩的方式,推动活塞做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甚至有些动力强的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小型的蒸汽机。
初中生都可以做出来的东西,袁尚自信,他应该还是可以的。
解决完蒸汽机,剩下的便是铁轨问题。
蒸汽式火车的速度快,对铁轨的要求也就低,如果是现在这种每小时300公里的动车,袁尚是万万没能力做出符合这种速度要求的铁轨的。
但每小时30公里的蒸汽式火车所需要的铁轨,他还是有点信心的。
反正他穿越回去,必定是要大炼钢铁的。
用钢铁铺铁轨,也算是正当的需求。
以那个时期的炼钢量,肯定是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铁路的。
那样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实在是太大了。
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秦始皇修建直道的情况。
虽然秦始皇修建直道的初心是为了保护边疆,加强交流。
但修建直道是一个极大的工程,给百姓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两世之后,秦朝灭亡。
同样的道理,他修建铁轨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他看来,他是造福百姓,是为了国家的未来着想。
但在百姓的眼里,这是消耗民力的行为。
以三国时期百姓的认识,他们不会理解铁路修建的意义。
正如十年前,国家修建高铁的时候,也有很多的人在批评。
类似于“等一等你的人民”。
现在想想,多么可笑的言论,
但那个时候,却有大量的人相信这样的话。
所以,袁尚打算逐步推进。
只需要先铺设几条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就可以了。
等未来生产力提高,再考虑接下来的铁轨铺设。
他相信,哪怕只有几条主干道铁轨的铺设,对于货物的运输一样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轮船就更简单了。
只需要将常规的船加上蒸汽机,便可以完成蒸汽机轮船的制作。
古代,已经有人发现轮船运货的优点了。
那就是运货量大,成本低。
但古代的船往往要靠帆和人力共同驱动的。
风大的时候,就竖起帆,没风的时候,或者逆向的时候,就将帆收起来,依靠人力来驱动船。
这种驱动方式太过原始。
而且最关键的是,到货的时间是很难确定的,风大的时候,早一点到,风小的时候,就会晚很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