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成果落地(1 / 2)
“小姜总果然是个果决的人啊。”
许久不见,近七旬之年的张觉民脸上英气蓬勃,似乎年轻了几岁。
公司的产品他肯定是第一个拿自己的脸试验,尽管这个年纪抵抗衰老已经不现实,但肌肤的水合还是让他显得容光焕发。
郭海平又回想起多年前已经就任大企业首席科学家的张觉民给自己上课时英气勃勃,充满自信的模样,又是唏嘘又是感慨。
“老师气色越来越好,怪不得念念对老师如此倚重。
这次科研成果落地事关重大,还得请老师多多费心才是。”
张觉民看着俊美且多了几分成熟的弟子,微笑道:
“这还用说?我可是扬帆日化的高管、深蓝美妆的首席科学家,现在虽然年纪一把,可公司对我的信任不变,就算拼了这条老命,我也会竭尽全力。”
说着,这位非常喜欢看《三国》的老人又忍不住吊着嗓子,用戏腔念道:
“昔廉颇八十,尚能一饭斗米,肉十斤,诸侯畏其勇不敢犯赵,况我黄忠七十乎?”
郭海平哈哈笑着,给老师添了一杯热茶,问道:
“念念对这款产品非常重视,又不想外行领导内行,所以给了老师和樊博士不少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项技术成果已经登上了晚上七点档,老师这次的压力真的堪比定军山老黄忠对上夏侯渊,不知道老师准备怎么破局啊。”
张觉民笑眯眯地品着杯中的热茶,笑道:
“怎么,海平比我还紧张?”
“这倒不是。”郭海平苦笑道,“如果我看论文的手艺没有丢,樊博士这款胶原蛋白的主要特色是人源性,不容易过敏且更加亲肤,有相当不错的修复能力。
可这种产品……应该面向哪些消费群体?我暂时还没有揣摩到,得请老师指点迷津了。”
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控制质量,怎么做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是所有企业要面对的三大难题。
之前郭海平在卷省的研究就是倒在了第三步,这次樊博士的科研成果他不可能不信任,但……怎么才能做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这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如果不成,又会出现许多大公司抱着一堆专利什么都做不成的问题。
张觉民脸色一沉,握着茶杯的手停了下来。
他颇为尴尬地笑了笑:
“这个嘛,我相信小姜总肯定会有办法。
她是专业的营销天才,我们只需要按照小姜总的设计把一切产品都做好就行了。”
在学生面前吃瘪的感觉不太好,张觉民涨红了脸,半天才终于找到反击的机会:
“对了,你跟小姜总的相处怎么样了?”
“呃,这个。”郭海平顿时傻在原地。
张觉民幸灾乐祸地道:
“小姜总一直忙于工作,个人问题也该考虑一下了,她今年都25周岁了,四舍五入都三十了,你也28了,四舍五入都快四十了……”
“28是怎么入到40的……”郭海平好奇的问。
“你先别管!”张觉民摆摆手,“小姜总的个人问题关系到我们扬帆日化的长久稳定和健康发展,伱一定得好好想想办法。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我给你送点米面粮油,就说是单位发的,然后去他们家走访走访,我很看好你啊。”
郭海平尴尬地咳嗽一声,叹道:
“我现在这不是已经在努力吗?”
“哎,我能感觉到念念是个志在四方的人,不会被儿女情长羁绊。
她想做的是创建一个举世闻名的超级大企业,这条路势必很艰辛,也许等扬帆日化真的做成超级企业的时候,才是我们能更进一步的时候。”
“呃……”张觉民没想到自己随便阴阳一下居然把学生给说抑郁了,他稍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其实吧,这些事情本来就是缘分,也强求不来。
你们这些小年轻的事情我们也操心不了,不过以小姜总的能力,两年多就能把公司做的这么大,再过几年,公司肯定是超级企业。
现在城里的年轻人好像结婚都晚,也不能用我们当年的那些思路。”
郭海平也笑了起来:
“没错,我对念念非常有信心,所以我正竭尽全力为念念提供支持。”
“哦,”张觉民颇为好奇地道,“比如呢?”
“樊博士马上就要回国了,这么大的科研项目要落地,念念想做的其他项目都要向前推进,我们需要的人才肯定非常多。
呵呵,我现在才明白之前念念建立学校的意图,不得不说念念的思维又走在了我们前面。”
“念念当时给学校老师的待遇比工人的待遇都高,当时我就觉得挺奇怪,老师没有觉得是为什么吗?”
90年代老师的待遇普遍不如工人,别说扬帆日化这种待遇逆天的企业了,其他岗位工人收入也普遍在老师之上。
扬帆日化当时给老师参照工人的工资标准,但老师有寒暑假……而且晚自习是固定有津贴的,再加上老师的数量众多,大部分老师平时都很闲,主课老师忙一点,但因为课时多待遇也高的惊人,甚至有不少主课老师的工资超过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这件事厂里的工人还有不少颇有微词,曾经跟步生莲反应过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