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樱桃花开(2 / 2)
董小军夹在关小云和父母之间,两头受气。
柳晓楠暗想:把外人当成最亲近的人,把至亲的亲人当成可以任意伤害的对象,大概这就是人的两面性吧!
董小军说:“结婚的头几年没这样。我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休息的时候干点缝纫活,后来又有了女儿,我们一家挺快乐的。也就是在最近的两三年,她好像突然变了性情,对什么都不满意。嫌家里的房子小,抱怨工资低,抱怨我们买不起自己的房子,抱怨我没有能耐。无休无止地抱怨,可有能耐的有几个?大家不都是上班下班,靠着工资过日子?”
对于这一点,关小云绝对做得出来。柳晓楠想起上初中时,关小云就曾对他说过的话,“我绝不能让我和我的孩子受穷!”
他对董小军说:“小云是个好强闲不住的人,她想改变眼下生活状况的急躁心情可以理解。国企改革改制,下岗再就业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心里或多或少都有所焦虑。越是到这个时候,咱们做男人的,心里越要沉得住气,不能跟着女人的节奏走。”
董小军说:“好像是这样。以前裁缝铺子活多的时候,又要上班又要干裁缝活儿,不管有多累,小云从来没有抱怨过。现在很少有人做衣服了,店里只剩下一点零活,除去房租,剩不下多少,勉强维持着。家里的收入减少了一大块儿,小云的心里就毛躁起来。也怪我没能理解她,真后悔打她那一巴掌。”
柳晓楠说:“你能这样想就对了。我不是来指责你的,我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先让小云在我哪儿住一晚,消消气,明天一早我再把她送回来。”
说了一会儿闲话,柳晓楠告辞回到家中。孟想想陪着关小云说话,两个孩子自由玩耍。
柳晓楠坐下来,对关小云说:“幸好我没有听你的一面之词。你怎么能称呼小董窝囊废?”
关小云说:“我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两口子之间什么话不能说?”
柳晓楠说:“什么话都能说,偏偏不能说跟‘窝囊废’类似的词儿,你知不知道这是严重打击了男人的自尊心?如果你嫂子天天在我耳边说这样的话,我也忍受不了,是个男人都忍受不了。也就是小董能忍受你这么长的时间,自己置身于险境而不自知。”
关小云说:“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说起我的不是了?”
柳晓楠说:“我向着理说话,谁对我向着谁说话。”
“家庭是说情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
“你从哪儿听到的歪理论?情理情理,情和理从来不是分隔开独立存在的。理是根基,情是外在的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我听不懂你的大道理,我只知道穿衣吃饭买房子。”
油盐不进,这哪像关先生的孙女?柳晓楠有些泄气,他说:“你想自己买房子,何必去抠公公婆婆手里那点退休金?差多少,让你嫂子拿给你,你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
关小云说:“我不跟你们借钱,到时候还得靠我自己来还。”
柳晓楠苦笑着对孟想想说:“我是没法说服她了,你这个做嫂子的开导开导她吧。”
柳晓楠脱身跟两个孩子玩去了。
孟想想对关小云说:“这男人跟小孩子一样,得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少说最好是不说有伤人家自尊的话。越鼓励越能增加自信心,成长的越快。”
关小云哪里听得进去:“你少来教训我。你比我小好几岁,叫你一声嫂子是抬举你,还真把自己当成我嫂子了。”
孟想想抱着关小云的肩膀,晃悠悠地笑道:“你是我的小云姐,你是我的裁缝师傅,这总行了吧?不过,我还是要说,不要总是去抱怨,要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
关小云白了孟想想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要是像你这样有一个能干的好男人,住着大房子,吃喝不愁,家大业大的,谁愿意去抱怨?”
关小云留下来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柳晓楠开车送她回家。
行驶在路上,柳晓楠对关小云说:“你买房子的想法是正确的。房价年年上涨,早买比晚买要好得多。也不能等着把钱攒够了再买房,攒钱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你手里还差多少,我给你补上,你只跟别人说是三叔赞助你的。”
关小云哼了一声:“你这算什么?是可怜我,还是显得你有钱?我不想欠着你的,我没有东西还你。”
柳晓楠轻轻转动着方向盘:“我什么想法也没有,也不用你拿什么东西来还。我只是觉得我应该这样做,这跟钱没有任何关系。”
关小云把头扭向另一侧,有些感伤:“晓楠,我真后悔当初我们一同来到纺织厂。不然的话,我俩会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柳晓楠目光注视着前方说:“小云,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
到了五月末,大樱桃开始陆续地成熟,红灯在先黄蜜在后。虽然树小果子稀疏,可也星星点点地点缀着山坡梯田,远远望去,绿叶当中隐藏着红色、黄色的小灯笼,煞是醒目。
大樱桃第一年挂果,柳晓楠本不打算出售,留给自己人吃个够。
沙万里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见到效益,他给柳晓楠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棵树两斤果,近千棵树,那也是几万元的收入,自己人能吃多少?
柳晓楠接受沙万里的意见,这是对这位耿直的大哥必要的尊重。
开采前,柳晓楠给谷雨打电话:“姐,大樱桃熟了。我不给你送,免得你对我小心防范。双休日你和姐夫带着孩子来玩吧,亲自采摘大樱桃,别有一番趣味。”
谷雨说:“我防范你什么了?真有意思你,傻了吧唧的,让我防范你还不够格。去玩也可以,你家小孟和孩子都要在场。”
双休日,谷雨开车带着儿子来到养殖场。小家伙叫方书俊,三个孩子同一年出生,自来熟很快玩到一起。
来到山脚下,柳晓楠带着三个孩子欢闹着冲进樱桃园,自己动手从树上采摘樱桃。三个孩子一边比较着谁的手里樱桃大,一边不停地往嘴里送,粘稠的果汁顺着嘴角往下流。
柳晓楠摘了两串红樱桃,分开挂在女儿两侧的耳朵上,问两个男孩子:“你们的妹妹漂不漂亮?”
两个男孩子吃着大樱桃,顾不上开口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柳晓楠教训道:“你们是男孩子,从小到大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妹妹,记住没?”
孟想想和谷雨走在后面。进了樱桃园,孟想想摘下一串大樱桃,递到谷雨的手里。
谷雨品尝着甜甜的红樱桃,环视了一遍生气勃勃的海湾,目光落在孟想想的脸上:“大樱桃很甜,甜到心里去了。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受益。”
孟想想平淡地说:“自家的树自家栽自己管理,当然了,也要感谢赠送树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