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迎接献帝(2 / 2)
事后,董祀与郭嘉也议论过这件事。
郭嘉说:“迎候天子绝对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曹操的身世,事业是不容易撑大门面的,门面一撑大就会导致人民的不服气。汉献帝虽然没有什么实际力量,但作为一张王牌,让天下人心都向往,绝对是绰绰有余的。因此,迎奉天子能够使自己掌握道义上的主动权,成为最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诸侯,是大德之事。现在不去接过来的话,被别人抢了先机,就后悔莫及”。
“郭兄言之有理。你与文若,仲德先生意见一致,你们确实高瞻远瞩,看得更深更远一些。”董祀称赞道。
“我和程昱、荀彧们对社会政治有深刻认识。做大事必须深谋雄图,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患得患失。但是这次主公很果敢、很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做法。换了袁绍,他就没接受沮授的意见。你看着吧,袁绍早晚要后悔莫及。”
自从献帝给曹操加官进爵之后,又封为大将军。一时间中原各地议论纷纷。
这时候,被晾在一旁的袁绍坐不住了。他见曹操将献帝接到许县,十分后悔。
他派人给曹操带了个信,想让曹操把献帝迁到鄄城。因为鄄城离他控制的冀州较近,便于他控制朝廷。曹操自然没有答应。
而且,在曹操一方授意下,献帝下诏书指责袁绍:“你地广兵多,但专门自树党羽。在我朝廷受难时,不见你出师勤王,只见你擅自互相讨伐。”
袁绍自知理亏,只得上书自责。献帝见他态度不错,于是任命他为太尉,封邺侯。太尉官职自然低于大将军。袁绍见自己地位还不如曹操,非常恼怒,他说:“曹操几次要死的时候,都是我救了他,他今天竟然挟天子对我发号施令!”坚决不接受任命。
曹操得知此消息,笑着对荀彧、郭嘉等人说:“袁本初一定要压我一头,他做老大做惯了。不能忍受我在他之上。那就把这个高位让给他算了。我可不在乎。”
郭嘉道:“要这名分有何用?要的是在这乱世中,看谁笑到最后!”
此时,曹操实力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扩充,但还是不如袁绍。他为了不引起袁绍找麻烦,于是便请求献帝把授予自己的大将军一职转授袁绍。袁绍本就是个爱慕虚荣、注重名分的人,经过曹操这么一哄,也就心满意足了。
为了补偿曹操丢掉的大将军之位,献帝在十一月又让曹操当了司空,授权车骑将军。也可以说,曹操是为了进一步专权而接受了这些头衔的。其实,这时候傀儡皇帝授权的官衔,跟开出的空白支票是一样的,具体数目可以由曹操自己填。
此时,董祀心里总算放下了一块石头。
自从穿越之后,董祀跟着曹操一路走来,历经各种磨难风险,终于看到他从那个赋闲打猎的辞职小官僚,成长为如今独霸一方,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甚至皇上都要看他脸色的左右时局的大鳄。
董祀知道,前途仍然有很多艰难险阻。但是从现在开始,曹操威震中原俾睨天下的日子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