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风投(1 / 2)
郑忽一连十数日访问翼城的世卿大族,这些事情自然会有人向晋侯汇报。
事实上,自从郑忽在那场宴会上吊了小子侯的胃口之后,小子侯一直心痒难耐,时刻关注着郑忽的一举一动。
“卿以为郑忽意欲何为?”翼城宫殿的后花园中,小子侯边走边向嘉父询问道。
“此事……郑世子亦尝至臣家,臣听其言,未闻其有所求,其意如何,臣不敢妄自揣度!”
嘉父虽贵为翼一系的执政,又是扶保文侯子孙的大忠臣,但他也不过中人之资罢了。
休说与前任执政卿栾成相比,就是比之赵公明也多有不如。
不过,这已经是矮子里面拔高个了,翼城的其他世卿大多还不如嘉父。
小子侯叹了口气,他也被郑忽搞的一头雾水。
话说,他和郑忽也算是有一面之缘,在朝正时还有过短暂的交流。
郑忽入翼十余日,遍访翼城的世卿大族,唯独和他这个熟人交流不多,这不能不让他心里犯嘀咕。
这是其一。
其二,郑忽被宋鲁蔡三国所『逼』,被迫流亡,若其想复仇,何必到翼城来?
齐国,大国,又与郑国关系极好,郑忽为什么不去齐国,反而到晋国来,晋国翼城和郑国的关系一般不说,还自顾不暇,根本没能力助他复仇。
再者,郑忽不愿居官就算了,他本来想赐其以黄父作为采邑,郑忽却坚决不受,最后请求了一块不受控制的陉庭作为采邑。
这就让小子侯更加『迷』『惑』了。
陉庭居汾水之畔,土壤肥沃,人口繁盛,地理位置很重要,这些都不假。
关键的问题是陉庭是个三不管地区。
既不服从翼的管辖,也不服从曲沃的管辖。
他的父亲晋哀侯就因为攻打陉庭,才被陉庭联合曲沃给干掉的。
郑忽难道不知道这事?小子侯确实很疑『惑』。
“卿以为郑忽为人如何?”小子侯再次问道。
嘉父低头思索了一会,这才道:“臣窃闻郑世子宽而爱人,能辛苦,有智力,掠蔡,灭温(苏子国也称温国),伐戎狄,皆其功也,恭敬谨孝,郑伯爱之,尽逐三公而立之,今其奔我,郑伯尚遣郑之良臣高渠弥伴之,其得志于郑国可知矣!”
小子侯默然不应。
……
“外臣送世子!”赵氏正堂内,微醺的赵公明执意要亲自相送郑忽。
“赵司寇止步,忽不敢受长者相送之礼!”
一番推托客气之后,赵公明最终从善如流,让他的儿子亲自送郑忽及高渠弥回馆舍。
待郑忽出赵氏府院,只剩下赵夙及一二侍卫扈从亲自护送郑忽,其余参与宴会且陪送郑忽的赵氏子弟尽皆回到正堂,默默的坐回原位,一言不发。
两刻钟之后,赵夙回到正堂。
赵公明喝了一口热汤,一改方才的微醺之『色』,精神颇为抖擞,而后扫了一眼在场的赵氏族人,开口问道:“二三子以为,这郑世子如何?”
“外貌庄敬,谦和而内刚,大国之君子也!”
赵公明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博闻退让,不以尊贵骄人!”
“厚重谨行,不耻于退败!”
“『色』恭遵礼,无『淫』志!”
……
陆陆续续,又有好多赵氏族人浅谈自己对郑忽的印象。
等所有人都说的差不多的时候,赵公明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儿子赵夙。
赵夙见状,起身冲赵公明和所有的赵氏族人拱拱手,这才道:“二三子之言皆是也,其人入则言笑晏晏,出则武步刚刚,吞吐志意,监察成败,远侔古人,建事立功,绰有余暇,虽遭一时之败,然汤有夏台之囚,文王有羑里之厄,皆不害于功成!”
“《易》曰:‘潜龙’,其是之谓乎?吾恐晋水小而浅狭,非可以容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