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离之战联想时代始末(1 / 2)
七月十七日,
今天逛贴吧,看见【历史吧】的人在讨论南北朝的战争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钟离之战”备受瞩目。
……
基本概述: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发生于西元507年(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是梁武帝讨伐北魏期间,两军以钟离城及其邻近之邵阳洲为主战场的战役,为该次大规模北伐行动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
(以上为百科资料,非原创)
……
(以下为网友观点,非原创)
平凡的大学汪: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战争比较重要却不怎么出名,那么钟离之战应该算一个。
之所以不太出名,私以为和这场战争本身有关。因为钟离之战是一场少有的“正战”,换言之双方都投入了相当兵力与在世名将,也没有淝水之战那样戏剧性的转折:
从兵力上看双方相当,大约是魏军元英的中央军十五万(今众军云集,十有五万,进取之方,其算安在?《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景穆十二王》),元诠的六州军十万(诏发定、冀、瀛、相、江、肆六州十万人以济南军...发诸军以赴淮南。)以及邢峦留下的二万人(可率二万之众渡淮...峦累表求还,世宗许之。),共二十七万,对梁军二十万(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韦睿帅众二十万救焉《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双方人数相差不多,不像官渡那样看起来兵力悬殊。
从军队实力上看,南朝也没有像刘宋后期或齐末那样拉胯,甚至被认为是“百年未有”(临川王宏以帝弟将兵,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资治通鉴》)
而战争本身也是围绕邵阳洲进行了空前激烈的争夺,如一夜营,赵草城,这都是双方军队综合实力的体现,并没有出现如赤壁火烧,淝水乱阵那样的经典的妙计或者奇葩。这也就导致整场战争看起来好像没啥亮点。
然而正如《孙子》所言“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钟离之战是一场高端局。元英和杨大眼都是当时北朝顶尖战将,粮道没有被偷光(虽然被筑城了),军队到最后一刻才崩溃。只能说是韦睿太吊,加上天时(淮水暴涨)地利(北军少习水战),最终被打出gg。
而从后世看,钟离之战对北魏和梁国都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对北魏而言,这场战争并不是自身衰亡的导火索,但的确是国家动乱的助燃剂。整场战役接近二十万人的损失,尤其是中山王英所统率的中央军大部被歼,(元英扫北方之众,没于钟离。《群书考索续集》)
导致北魏中央的军事实力迅速下跌(魏收:自国家经略江左,唯有中山王英败于钟离,昶于朐山失利(朐山之战),最为甚焉。)。再加上北方六镇地位衰落与六镇府户日益的不满,最终造成了大规模叛乱。
对南梁而言钟离之战是梁国的立国之战,此战一举扭转了北齐以来南朝一路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是自宋元嘉初年“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吕思勉),自此,南朝收复淮南大部,并对北朝由受转攻,分别在508年回北蜀,511年复淮东,515年破寿阳,525年占沔北(前北雍州),527年复淮北,至此达全盛疆域。
……
青州牧—中领军—冠军将军—陈谨:
钟离之战最大的意义是扭转了齐末梁初南朝失去汉中,局面不算多好的尴尬处境,资治通鉴记载战场战役北魏死伤三十余万,被俘虏五万多人。北魏确实受到很大的打击。王夫之说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大体是不错的。钟离之战给南梁存息之机,此后几十多年还是梁朝境内比较太平无事。虽然之后陆续有硖石之战,陈庆之北伐,但对南梁而言损失不算太大,益州之战也成功击退魏军。四川一带得以保存到梁末才丢。反正总体而言,爆发在梁朝初年的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为南朝赢得了几十多年的承平之治。也成就了韦睿这个传奇将领。钟离之战后韦睿继续在梁朝任职,官至车骑将军,侍中。终年79岁。梁武帝为他而哭泣。追赠他开府。这算很高的荣耀了。
……
以上是迄今为止,两百楼中,热度最高,论述水平最高的两位网友的回答。
而以下是我做的补充。
……
(原创)
作者陈宇:
钟离之战,是自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北伐以来,少有的大规模胜仗,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南朝军事层面上的长期劣势。
在钟离之战前,刘宋、萧齐也不乏有识之士和能臣宿将提出北伐策略。
但是在历代北伐中,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只能饮恨淮北。
宋文帝元嘉北伐,是机会最大的一次,这时的南朝疆域是四朝中最广大的,军队数量、经济实力、能臣大将最强大的一次,国家体量已经超过北魏。
……
450年,元嘉二十七年。
刘义隆趁拓跋焘率主力大军西进关中平叛,无暇南顾之际。
命令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出镇彭城,为各军统帅;(中路)
青、冀二州刺史萧斌,指挥宁朔将军王玄谟,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仪参军申坦,率水师北上,入黄河;(东路)
太子右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进军许昌、洛阳;(中路)
徐、兖二周刺史刘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烁,以本部兵马东西两线发起进攻;
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率军骚扰汧、陇一带;(西路)
刘宋大军东西铺开阵势,举国上下,自王公大臣到豪门富民纷纷捐献金银。
而后,朝廷又向扬、南徐、兖、江四州富民及僧尼借款,以供军需。
为了补充兵源,在青、冀、徐、豫、南北兖州,采取“三五民丁”政策(三口之家征一人,五口之家征两人)。
此次北伐,刘义隆拿出全部家底。
(这一仗,掏空了刘宋元嘉年间二十七年的积蓄。战败之后,刘宋一朝在南北战争中数十年处于下风,进而引发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直至陈朝,历经历代皇帝改进,亦无济于事,收效甚微,反而又加剧政局动荡,社会失序,一直到隋文帝开皇新政,才得以缓解)
这是南朝仅有的高光时刻,彼时,北魏胡汉矛盾尖锐,制约着鲜卑族在中原的统治。江北士民仍有不少人心怀王师,暗中为南朝传递情报。
可以说,刘宋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最终,还是草草收场。
(秋十月,拓跋焘调集各路大军,号称百万。魏军一路南下,刘宋大军皆不可挡,部众纷纷溃散。短短一个月间,拓跋焘率大军直至建康北岸,在瓜步驻军)
在刘义隆心中,本来就是一路横推的北伐,最终却被老对手拓跋焘反推,可谓是丢尽了脸面。
北伐不了了之,刘义隆自此丧失进取心气,晚年困于子嗣争权之境地,最终死于太子刘劭之手。
……
458年,宋大明二年,魏太安四年。
刘宋积射将军殷孝祖在青州清水东岸一带修建两座营垒,引起北魏警觉。
拓跋濬派遣镇西将军封敕文发起进攻。
封敕文被清口守军,刘宋振威将军傅乾爱击败。
随后孝武帝刘骏又派虎贲中郎将庞孟虬、积射将军殷孝祖接受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的指挥,前往支援。
颜师伯派部将中兵参军苟思达与殷孝祖、庞孟虬汇合,前往清口。
途中,在沙沟水一带与北魏军队遭遇,经过血战,宋军阵斩敌将,北魏败军赴水而亡者,数以千计。
不久,北魏青州刺史张怀之再度派遣四路大军屯驻清水河畔,对南岸的刘宋大军虎视眈眈。
颜师伯派出中兵参军江方兴,连同清口守军傅乾爱主动出击,一战斩杀北魏河南公树兰及其余数千魏军。
旋即北魏集结万余人向清口发动攻势。
傅乾爱、江方兴先后两次挫败北魏。
刘宋一月间,四封捷报传回建康。
刘骏颁布诏书,嘉奖三军将帅。
十一月,北魏增派镇西将军皮豹子等数人率领骑兵三万,增援封敕文,向青州发起进攻。
结果北魏大军再次折戟,皮豹子仅以身免,苟思达、庞孟虬率军追击三百里,北魏大败而还。
十二月,北魏青州刺史张怀之再次集结大军,占据济水北岸要塞。
刘骏增派司空参军卜天生前往支援。
颜师伯指挥卜天生向张怀之发起进攻。
张怀之大败,仅单骑逃回城中。
随后,刘骏又派遣将军刘怀珍领兵数千,与颜师伯会师。
跨河出击,接连攻破济水北岸七座城池。
刘宋大军士气大振,又攻破申城、解围乐安,包围北魏残兵于清口。
不久,殷孝祖率兵赶到,与清口傅乾爱对魏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最终,北魏撤围而走,以刘宋大军全胜而告终。
……
纵观刘宋一朝,除之后的孝武帝刘骏收复淮水一带之外,再无任何高光迹象,陷入被动挨打之状态。
……
466年,宋泰始二年,魏天安元年。
刘宋镇军将军张永、中领军沈优之在彭城郊野,与北魏镇东大将军尉元展开激战。
最终战争以北魏全胜收场,刘宋五万大军十不存一,部众溃散,张永、沈优之仅以身免。
而后,宋军虽多次重组阵势,数次发起进攻,然均被北魏击败,死伤者十余万众。
这一次交锋,宋明帝刘彧不仅丢失了孝武帝刘骏时期收复的淮水之地,连同青州一同输给了北魏,极大地削弱了南朝国力。
使大明年间建立的军事信心土崩瓦解。
……
之后不久,刘宋陷入内斗,萧齐代宋时期。
齐高帝萧道成,继位不足一年,早早退场。
齐武帝萧赜,早年励精图治,力图改善糟糕的经济状况,但无力回天,晚年沉醉奢靡,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