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司马懿搅局(1 / 2)
第205章 司马懿搅局
杜袭一番话,算是说到了问题的症结上了。
只是,这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曹操时代,几乎不停地在开疆拓土,整个政权处于朝气蓬勃的上升阶段,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土地和财富划入魏国治下,人人都有希望拼一把,在新政权里搏个功名。
而从曹操最后几年再到曹丕时代,吴蜀借助高山大河的天然阻隔,各自内部的政治也都趋于稳定,割据之势已成。除了名义上归附的凉州西域之外,再无寸土划入魏国版图。
蛋糕不再能做大,但掌权者们的欲望和野心却不曾减小,他们想要更多,自然就会将手伸向内部,于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最先被欺负和压榨的,自然是处于权力中心最外层的阶层。
比如关陇士族。
所以,诸葛亮大军北出,陇西郡县闻风响应。
周默入主长安,几番利益博弈之后,京兆大族也都诚信归附。
但所谓事在人为,曹魏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如果曹丕在继位之后,能够派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宗室大员镇守关陇,好好拉拢一下本地士族,问题或许不会爆发的这么明显。
比如曹真就是不错的人选。
可曹丕却完全不重视西北,如同他根本不重视蜀汉一样。于是他把这个肥缺交给了自己的姐夫夏侯楙。
夏侯楙在长安数年,除了给自己捞钱以外,几乎一件好事儿都没有干过。不仅没有博得关陇士族们的好感,反而增添了不少的反感。
更有颍川人陈群为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彻底从制度上让关陇士族们失去希望,只能接受低人一等的命运。
事情就这么一直败坏下去了,直到此时此刻。
在真实的历史中,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魏明帝曹叡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重视关陇士族的利益,多有笼络,同时正视蜀汉和诸葛亮,再不敢像他父亲曹丕那样等闲视之。
所以,即便诸葛亮之后又有数次北伐,且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一直在进步,越来越炉火纯青,却再没有取得过像第一次这么好的形势。
回到现实。
曹真已经完全听明白了杜袭的话。
但纵使他再后悔,心里也清楚,这些问题,不是他曹真能够解决得了的。
于是只能仰望苍天,叹息不止。
荆州,襄阳。
太守府中,正在举行酒宴,觥筹交错,一片欢歌笑语。
以抚军大将军、都督荆豫诸军事的司马懿为首,帐下谋臣,将军齐聚于此,以庆祝成功击退东吴陆逊。
自司马懿以下,有抚军大将军军师徐邈,偏将军夏侯霸,护军戴陵,以及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等人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