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炮声响彻新年夜(1 / 2)
而且张安也想不通,两个妈都才四十来岁,还是大好年华。
可怎么就这么想着带孙子,颐养天年了。
只是张安也不想想,村里其他人,三十几岁就当了奶奶的都大有人在。
“我不急,怎么不急,老张家就你一根独苗,我不急能行嘛。”
张安爷爷奶奶走的早,王芳对自己没给老张家多生个一儿半女的事情耿耿于怀。
导致现在张建国这一脉,就只有张安一个孩子。
所以她对老张家开枝散叶的事情,尤为重视。
别的不说,怎么着也要先让她看到家里有个孙子或者孙女。
“明天初一,我也要忌口,所以今天晚上我就把该说的说了,现在你们就告诉我,这事能不能行。”
大年初一不能开口碎碎念,不然不吉利,所以王芳今晚就把丑话说在前头。
王芳可不管什么说辞,今天正好有个目标一致的亲家在这里,怎么都要把这事情定下个章程。
苏颖有些难为情,这话让她怎么说嘛,所以干脆就把脑袋埋着。
一个劲的在下面用手推着张安,让他自己解决。
可这事还真不怪张安,不是他说了就算的。
平时他又没有偷懒,甚至还主动交作业。
他已经很努力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天意了。
王芳还想说什么,但堂屋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好了妈,我重视,我们重视,大过年的咱们就不说这些,电话来了。”
最终,由于电话铃声响起,王芳也停止了开枪。
“喂,张安,我是大姐,年夜饭吃了吗?”
电话是张安的大姐苏璇打过来的。
“大姐过年好啊,村里吃饭吃的早,我们下午就开始吃了,刚收拾完一会儿呢。”
张安差点就下意识的唱出那一句大哥大姐新年好。
还好一下子反应过来,打住了。
苏璇这个电话非常关键,也算是间接将处于水深火热的张安跟苏颖解救了出来。
不过对于大姨姐一家,张安前后只见过对方一家两次。
第一次便是张安首次登门的时候,第二次便是张安跟苏颖结婚那一天。
因为没有经常接触,所以张安对于她们一家并不是太熟络。
而且还有小侄子陈邵宇,张安总共就见过一次。
而且那次因为结婚事忙,都没正正经经见过面。
两人聊了一会儿,关系也稍微熟络了一番。
“妹夫,你们家年初三的时候不走亲戚吧,要是在家的话,我跟你姐夫带邵宇过来玩玩。”
虽然苏璇觉得张安家里应该在家,毕竟两人把爸妈都接过去了。
总不可能一家人去走亲戚,然后把老丈人跟丈母娘放在家里,但即便是这样,苏璇还是问了一声。
今年由于陈老爷子要求,所以他们家所有人都回来老家过年。
原本今年吃完年夜饭,苏璇还能带着儿子去娘家坐坐。
但在她们还没从省城回来之前,吴秋萍就给他们两口子打了电话,说张安要把她们接回去过年的事情。
所以今天吃完年夜饭,苏颖就打了个电话过来。
一方面是问候一下父母,另一方面自然是跟张安这个妹夫一家熟悉熟悉。
毕竟一辈子她们就只有姐妹两人,即便现在都各自成家了,该有的来往自然要有。
因为她跟丈夫两人都是在省城上班,所以经常不太回来。
所以平日里,虽然说是一家人,但也没什么密切的交往。
要是不经常来往联系,那估计从娘家留存过来那一丝亲情,也长不到哪里去。
毕竟老话说得好,想要感情好,就得多来往。
“大姐你们放心来吧,或者我去接你们也行,这几天我们都在家的,上次你们过来,走的也匆忙,而且邵宇也没来过我们家,这次怎么说都要多住两天才行。”
上次苏璇两口子过来送亲,虽然也在这里住了一晚上。
但那几天事情比较多,来了也在家里坐着,第二天早早地就回去了,忙回省城上班。
这时候张安就从电话里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说着,梅发鹿,大老鹰。
这肯定是苏璇的儿子,张安的小侄子陈邵宇了。
“哈哈,要得要得,邵宇听他小姨说过家里很多动物,现在都迫不及待的想去了。”
然后就听到苏璇对着旁边说,快过来姨父说话,姨父家里有大老鹰、有梅花鹿呢。
“姨父姨父,你家有大老鹰和梅发鹿啊,会飞的大老鹰。”
小家伙脆生生声音听起来非常机灵,可能是年纪还小的原因,说话还有些吐字不清。
“有哦,姨父家有很多梅花鹿和很多大老鹰,邵宇喜欢梅花鹿还是喜欢大老鹰啊。”
可小家伙一时间听了之后,转不过弯来。
然后急的问旁边的苏璇,妈妈妈妈,我喜欢梅发鹿还是大老鹰啊。
那边也是把人给逗笑了,张安这边也忍不住发笑。
有时候快乐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可能就是生孩子的乐趣吧。
“姨父,梅发鹿和大老鹰我都喜欢。”
看来是有人给他支招了,小家伙得到答案开心得很。
“好哦,那等伱来姨父家里,姨父让它们跟你玩好不好。”
“好。”
聊了一会儿,张安就把电话给了丈母娘。
现在不像往后几十年网络发达的时候,还不兴电话拜年,也省得张安守在电话前。
张一行跟张建国和苏绍文聊到晚上,就起身要回到山上去。
虽然是过年,但他还要回去守着,因为要通宵燃灯,没有人守着不行。
而且从明天初一开始,道观里早中晚都要敬香。
而且几十年了,他始终一个人已成习惯。
能在这里一起吃年夜饭,他已经很满足了。
要真让他在张安家这里多待几天,他反而不习惯。
而且以前的时候,他还没出去,也都是在张安家里的吃的年夜饭。
不过每一年的除夕,吃完年夜饭他都会回山上。
所以道观的规矩,张安家里早就知道,也早已习惯。
因而张安也没有留他,给找了个手电,送他上山。
走的时候,张安还带了一背篓的香纸蜡烛,还有一些荷叶粑粑。
荷叶粑粑很像饺子,都是和面了包的,只不过面皮比较厚,里面都是紫苏红糖的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