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结局(2 / 2)
反正她是女子,是妹妹,不是男子,兄友弟恭的事轮不到她来做。
曾经的大燕宗室世家饱受战乱之苦,高贵的身份一落千丈,养尊处优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
若是真能将七皇子楚温推上高位,重振朝廷声势,那么一切都将回到原位,他们凭借血统、祖荫可以重回高人一等的生活。
各郡县的利益集团开始蠢蠢欲动,私下里招揽人手,煽动人心。
一顿忙活过后才发现,这世界原来早就变了。
襄军走过的土地,皆是安居乐业的模样,百姓们吃饱喝足,凭本事赚钱。
不论出身什么样的家庭,孩子们统统可以读书,女子只要愿意,也照样可以出来做工。
襄军遍布各地,手持利器。
一点点骚乱刚起,不等襄军来,自有百姓去报官,更甚的,还有人自发镇压。
过去为什么要造反?因为天灾人祸不断,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纳税服徭役,动不动还要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好不容易有了安稳日子过,还要造反?还回归正统?我呸!
我看你是不转的陀螺,欠抽!
于是各地的小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被扑灭了,骆七自以为占领了舆论阵地,可实质作用一点没有。
到头来,还是战场上见真章。
楚襄在船上嘲笑了一通她的七哥之后,正式下了战帖。
大军已过济水,直逼邺城。
童庚秦淮等人将盛京三川的局势稳定下来,也带着大军沿着渭河东进,往太原而来。
左右包夹的形式已成,骆七收到消息,心中罕见地慌张起来。
却又强自镇定下来:“命戎族南下!直奔邺城!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包围谁!”
可他不知道,岭北铁蹄早已沿着傍海道南下,就守在九原郡去往邺城的必经之路上。
康平十四年七月,河东一带陷入战火之中。
南风送来层层热浪,干涸的护城河床被鲜血染红,远处的高山蜿蜒连绵,见证了晋阳建城以来的数百年岁月。
它更换了无数统治者,经历了数不清的围城、屠杀与血战。
如今,它终于迎来了来自南方越地的新主人。
曾经的主人骆七跪在殿中,脖子上架着长刀,有人一声令下,他的头颅就会掉落翻滚。
骆七并不惧怕死亡,他只觉得屈辱。
他败在了越地贱民的手上,骨子里的血脉骄傲令他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然而当他看到襄军统帅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战败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真正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一直以为的蛮夷贱民是他的妹妹。
是他曾经疼爱的、亲昵地唤过小九的妹妹。
他幼时温暖的亲情记忆几乎全来自这个妹妹。
而他现在这副如丧家之犬的落魄模样也拜这个妹妹所赐。
骆七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越笑越大声,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畅快笑过。
来见骆七之前,楚襄犹疑了许久。
兄妹叙旧?没那个必要,幼时的情分随着时间流逝,所剩无几了。
胜利者对战败者的炫耀羞辱?楚襄更不屑。
她决定让人直接将骆七送去巴郡的监狱,就当他只是河东王骆七,而不是她的七哥楚温。
但是骆七主动提了要求,要见她一面。
楚襄拖延了两天,发现战后没什么事要她操心,底下人已经熟练地去一一安排了。
她作为最无所事事的那个,终于下定决心来见一见骆七。
看到骆七笑得癫狂的模样,她在心中叹一口气。
早说不见了嘛。
楚熠当初就被她刺激得有些疯癫,她其实不太想骆七也变成这样。
骆七笑了许久,忽地吐出一口血来。
幸亏楚襄有先见之明,带了医官在身边,给他服了一粒静心平气的药丸。
等他稍微冷静了些,楚襄才走过去,“七哥,好久不见。”
骆七没说话,只定定地看着她。
良久,说了一句:“真好,这天下还是我们楚家的。”
楚襄懒的和他辩论这天下到底是谁的,毕竟像他这样的人,永远不能接受这天下是天下人的这一事实。
“七哥,输赢已定,你自己选一条路吧。”
“你想死,我不拦着;你想活,我便送你去巴郡。”
骆七问道:“巴郡?战俘营吗?”
楚襄点头。
骆七沉默片刻,抬头看她:“我想去一趟城外的南山,你七嫂埋在那里。”
楚襄派了人押送骆七出城进山,傍晚才归。
归来的是一具尸体。
楚襄一瞬间说不清感受如何,最后让人将骆七与她从未见过面的七嫂同葬。
她心中的最后一点亲情牵绊就此彻底消弭。
但楚襄并未觉得孤独。
新的时代来临。
属于她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小番外: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楚襄突然觉得在朝上力不从心了。
基建、打仗、当皇帝,她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什么时候退休总该自己说了算吧。
她果断“辞了职”,从亲自教养的孩子中,挑了最出色的小姑娘来接她的位置。
小姑娘倒是不慌不忙,宠辱不惊,就是很舍不得:“您不留在盛京,要去哪里?”
“去西北!广阔天地我大多都去过了,唯独没去过西北。”
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西北漫漫景色,总让霍大将军念念不忘,那人也总在她耳边念念叨叨。
害得她一个从未去过的人,也逐渐憧憬起来。
小姑娘又担心道:“您孤身一人前去吗?”
楚襄还未回答,殿外传来霍浔低沉的声音:“陛下,车马已备好,何时启程?”
楚襄莞尔一笑:“就现在!”
她朝殿外走去,霍浔落了一步,跟在她身后。
小姑娘认真地看着两位长辈、恩师的背影,忽然想起她学过的一首词。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