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吃里扒外与上阵父子兵(2 / 2)
楚熠心中明镜似的,他甚至很清楚,所谓主街之上的冲突不过是个幌子。
说到底,这两方势力不过是想架空他这个皇帝,独掌大权。
他故意忧心忡忡地对李慎之说:“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就算沈昌禹不敬朕,也不能对他大动干戈,朕去信一封,简单教训两句立立威就好了。”
楚熠这么说,就是有意要平息事态了。
李慎之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应和道:“陛下说的是。”
心里却在想,他那位前义父脾气可不好。
事实的确如此。
沈昌禹自认在前方辛辛苦苦地守护西北,后方的人却想方设法地给他扎钉子,这如何叫人安心?
何况眼下乱糟糟的局势,让他不得不直面一个早就认清的现实:大燕这艘烂船注定要沉没。
要么他跳船而走,要么翻身做船的主人。
他决定做主人。
于是他果断地将“搞死薛复再挟天子”的计划甩到一旁去,改为举起“诛宦官、清君侧”的旗号,率领着一半的虎威军,气势汹汹地来讨伐巴郡了。
本来想带上全部人手的,但倘若西北戎族趁机东进,站稳脚跟——那么他就是千古罪人了。
他可不想遗臭万年。
沈昌禹轻蔑地想,他还不知道中尉军和神使军的底细吗?那群草包如何能与他亲自调教的虎威军相提并论?
他满腹信心,却忘了李慎之有多了解他。
李慎之深知他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所以秦僖下狱以后,李慎之便以财宝与权势收买巴郡留守的小部分虎威军。
接着整合神使军,就等着沈昌禹按捺不住、发兵的那一天。
李慎之大义凛然地主动请缨,对楚熠表示:“即便是微臣的义父,若是谋反,微臣也定会生擒之!”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楚熠除了愤怒,就剩下无能为力了。
沈昌禹现在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只能指望李慎之去收服了。
康平九年,七月。
李慎之与沈昌禹打起来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楚襄已将北方的一切事宜交由孟镜明和负雪共同负责。
她独自乘船南下,来到了西南夷的地界。
更准确的说,来到了被霍浔征服的巴南县。
这里距离巴郡已经不远,只是二者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交通不便。
楚襄坐在营帐里,抬手拨弄着眼前的汤勺,懒洋洋地调侃了一句:“李慎之与沈昌禹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上阵父子兵了吧。”
霍浔点头称是,心里却在给沈昌禹“摇旗呐喊”。
这个老狗最好好好活着,等他来亲手取他狗命。
“殿下,菌汤锅开了,可要用饭?”
楚襄哼了一声:“要么再煮会儿,要么你先尝尝,本宫怕中毒。”
霍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