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傍海道与战前分析(2 / 2)
有闽中和江河湖泽做阻拦,楚襄不太担心她在东越的搞出来的动静穿到中原去。
但她还是决定再等一等,等平淮王和东海王先搞事情。
局势越乱,才没人关注她;就算察觉到了异常, 也分不出兵力来打她。
楚襄忍不住又叹了口气:“静待时机吧,反正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
霍浔:“……”
殿下口口声声说静静等待,可他怎么觉得殿下满脸都写着“打起来打起来”几个大字呢?
康平六年,七月。
夷州和义县的早稻收割完毕,晚稻的插秧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防疫营地被撤掉,所有人活蹦乱跳地投入到了他们的新生活。
楚襄带着她的军队与医工们暂时离开和义,前往西南的怀安县,继续她的征服改造计划。
楚襄放弃了陆地徒步行军,改为坐船,速度快些。
和义的港口建设完成了一半,港口航道已经挖好了,此时正在挖用以抵御风浪的防波堤。
好在夷州西部海岸的岸线平直,沙滩绵长,便是没有完善的港口,也是便于登陆的。
但是随着后期船只运输、来往的频繁,还是需要正经港口的。
最起码能确保船只的安全停泊与避风,货物与人员的检查也能更方便地进行。
楚襄带着人抵达怀安县的时候,陆上的平淮王与东海王终于打了起来。
这两个人都是东南财源型的藩王,平淮王封地上有南方最大的盐场,而东海王的封地里有东南的转运中心——海陵县。
海陵作为漕运的重要港口,四通八达,从东南各郡征收来的赋税都是先运输至海陵,再转运至盛京。
这两人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在和平时期,兵力比较薄弱,战斗力也不强。
以前被中原和御边的藩王欺负了,这两人常常联起手来,互帮互助,算得上是好友。
可惜当初吕乾月攻占平淮王的九江郡时,平淮王向东海王求助,东海王没理他,两人就此闹僵了。
平淮王大有一种被负心汉背叛的感觉。
随着各地局势不断恶化,他也随大流地招兵买马,封地驻军慢慢达到了三万五千人之多。
大军在手,先斩“负心汉”。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东海王离他最近,他想夺得海陵这个重要运输中心。
两人交手一个月后,这个消息才递到楚襄面前。
彼时怀安县的去疫治病的工作尚未结束,她不能让医工们随她撤离。
这也就意味着攻克闽中郡以南州城的计划得往后稍一稍。
不过这事本来也急不得。
楚襄索性静下心来,和霍浔凑在一块,仔细分析了一番南方异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