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纳秋粮(1 / 2)
翌日,江柏在狱室当中,伏在书案之上,手持毛笔,写着书信。
离家这么久了,家中肯定挂念得很,途中之时,他就想写了,昌广明不让,刚才拜托了狱友季协,这才有了笔墨。
江柏手握毛笔,与家人书写着宽心之语时,狱外传来了动静,江柏听闻脚步声,来人不少,料想是齐国圣人田晔来了。
果然,随着步伐清晰,一位身着六合袍的中年男性入了江柏眼帘。
此人身上的六合袍证明了他的身份,齐国圣人田晔。
江柏观田晔,方脸高鼻,双目有神,称得上是位美男,身上有长居高位的气势,可江柏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略微细思后,江柏发现了田晔所缺之物,自信!他身上没有梁国圣人萧琛身上笼罩的自信!
田晔步入狱中后,目光不敢向季协去,瞧见江柏后,径直走去。
江柏心道,齐国内部已经大乱了啊!不然季协不会如此着急见自己,这是在他到翼州的第二天,季协亲自到狱中。
齐国内部的乱况,田晔束手无策,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江柏身上,因为他非一国之君,却能使万民之意。
田晔走到室外后,出声问道:“敢问是江先生?”
田晔管江柏叫江先生,先是不承认他是梁国的公爷,二是显示他对江柏的尊敬。
江柏道:“殿下若有事,请进来慢慢讲!”
田晔挪步欲进,他身后的太监却唤了一声:“圣上!”
这位太监,简单二字,却有言外之意,圣人之躯,怎可进那牢狱之中?
田晔品出了此意,一言不发,直接步入了江柏所住狱室,于江柏书案前的草席之上,盘腿坐下。
江柏拿起陶壶给田晔倒茶,口中问道:“殿下来问救国之策?”
田晔审视江柏:“江先生可有良策?”
江柏问道:“殿下为君多少载了?”
田晔不假思索:“二十一年了!”
江柏又问:“二十一年,这么长的时间,可曾有人告诉殿下为君之道?”
为君之道,田晔在书中有读到过,江柏问这么个的问题,答案肯定不是书中所写,于是问道:“请江先生明示!”
江柏先道:“请殿下稍等!”
随后,江柏朝狱外喊道:“昌兄,可还有炒黄豆?”
昌广明昨日见了那一碟黄豆,知道江柏的用意,说道:“请殿下与江先生稍等,卑职这就去取!”
少顷,昌广明将黄豆送来,江柏接过后,将炒豆游戏的规则告知了田晔。
田晔见这游戏无聊,想来江柏定有深意,未多语,与江柏轮流将一颗颗炒豆,放入小碟。
不多时,碟子挤满了黄豆,田晔手中的黄豆无处可放。
江柏目视田晔,问道:“殿下明白了吗?”
田晔要有这般智慧,齐国也不至于沦落至此,他说道:“请江先生明示!”
江柏又问:“齐国朝中的官员们,已经开始与敌军通信?”
齐国即将覆灭,朝中官员在给自己找退路之事,田晔心知肚明,可他又不能讲,因为将季协下狱,国内已经乱作一团,现在再去责备那帮官员,只会加速齐国灭亡。
田晔咬着牙齿,点下了头。
江柏又道:“殿下好好想想,这些通敌的官员,与殿下手中那颗黄豆,可有区别?”
田晔看向手中的黄豆,又瞧了瞧碟中黄豆,最后抬眼看向江柏。
江柏从碟中取出数颗黄豆:“殿下,你手中的黄豆有位置了!”
田晔将手中那颗黄豆放入碟中,明明是一碟些许黄豆,看到的却是风云变幻,史书所写,悉数浮现在他眼前。
田晔脑袋算不得聪明,却也不笨,江柏如此明示,他明白了,却也沉默了。
江柏却不打算放过田晔,梁齐两国的战争太久了,百姓太苦了,尽早结束得好。
江柏说道:“殿下在想,为何朝中官员,每日里与你讲各种各样的国策,却不愿把这么个简单的理儿告诉你?”
此话讲完,江柏是一声叹息,接着道:“你是圣人啊!圣人啊!”
田晔心中闪过悲哀,是啊!我是圣人!心中又是一声嗤笑,好一个圣人!
江柏继续道:“殿下为君这么多年,想必施了不少国策,齐国却不曾因为这些国策变强,殿下可曾想过当中缘由?”
江柏目视田晔,他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些时日,便是纳秋粮,殿下不妨去瞧瞧,你的官员们,是如何从农民手中纳粮的!”
田晔起了身,对江柏道:“江先生,告辞!”
田晔离开时,也未曾瞧上季协一眼。
待田晔离开后,江柏对狱友季协道:“季将军,江柏刚才所言,还请将军勿怪!”
季协道:“这仗继续打下去,苦的是老百姓,的确没必要打了!”
昌广明闻言,急了:“大将军,这仗不打了,怎么夺回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