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曹操传!(1 / 2)
迎驾迁许
主词条:宛城之战、曹操讨伐袁术之战、下邳之战
曹操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建安元年(196年)二月,曹操讨平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何仪、刘辟等部,献帝封曹操为建德将军。六月,经曹操谋士董昭的劝说,献帝身边的将军杨奉等人表请拜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费亭侯之爵位。 [121-122]
早在初平三年(192年),曹操的谋士毛玠就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 [258] 到此时,曹操想迎接献帝,其谋臣大多认为山东尚未平定,而献帝身边的韩暹、杨奉等又骄横难制,所以不赞成迎接,只有荀彧、程昱极力劝迎。最后,曹操决定派曹洪率兵迎接献帝,但被卫将军董承与袁术的部将苌奴据险阻止。 [123-124]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献帝回到洛阳,董承为牵制韩暹等跋扈的将领,又密召曹操来洛阳。八月,曹操来到洛阳,奏明韩暹、张杨之罪,韩暹逃奔杨奉,因护驾之功被献帝特赦,于是曹操杀了侍中台崇、尚书冯硕、议郎侯祈,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曹操本人亦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125-127] 随后曹操听从董昭建议,于九月迁献帝于许县,他本人被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 [128-129] 杨奉对迁许之举非常不满,打算拦路截击,失败。十月,曹操讨平杨奉。 [130-131] 十一月,曹操升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132]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割据宛城的张绣,驻军淯水。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参见词条宛城之战)。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将其击败。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曹操斩袁术留守四将。 [20]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208]
建安四年(199年),朝廷为曹操增邑三千户,曹操固辞不受。 [292] 曹操到达昌邑,张杨的部将杨丑杀死张杨响应曹操,眭固又杀杨丑,率众屯射犬,联合袁绍。曹操亲征河内,并派史涣、曹仁击杀眭固,进围射犬,河内太守缪尚与张杨手下长史薛洪率众投降。曹操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21] [291]
决胜官渡
主词条:徐州之战、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过程中的劲敌袁绍
消灭眭固后,为了应对之后与袁绍的战争,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208]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袁术北上不得,呕血而死。 [208] 刘备到达下邳后,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自己屯于小沛。曹操令刘岱、王忠率兵征讨,被刘备击败。 [293]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杀。曹操决定东征刘备。 [22] 诸将皆说:“与您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如今袁绍要来讨战,您却弃之不顾,而要东征刘备,倘若袁绍乘机从背后进攻,该怎么办呢?”曹操说:“刘备是人杰,现在不除掉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心腹大患。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反应迟钝,不会马上出兵。”于是急速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处。 [208]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 [208]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命大将颜良等进兵白马(今河南滑县),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拉开了大战的序幕。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黄河以南地区,是残破不堪、尚未恢复生产的四战之地,物资储备也不如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曹操的兵力不会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疑问的。 [23] [208]
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安慰众将,分析了袁绍的性格缺陷:“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虽然“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地盘虽大,粮草虽足,但只能是“为我奉也”。正是因为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曹操才敢于在袁绍将要大军压境之时抽身去进攻刘备。 [208]
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延津北一带),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迅速赶往白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手不及,颜良被将军关羽斩首 [24] ,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立即命文丑、刘备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文丑。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208]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设投石机、挖掘沟壑之法破解。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208]
官渡之战 [271]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沿途护送,夜宿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悔恨,而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军队人衔枚,马勒口,换袁军军装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 [25] 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援,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曹操大怒说:“贼在背后,乃白!”士卒都拼死力战,因此大破袁军,斩淳于琼等,尽燔其粮草。而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因此少量援兵救援乌巢,而以重兵围攻曹军营地。由于曹军营地营垒坚固,乌巢先被攻破,袁军张合、高览等人率部投曹,袁军溃散。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袁绍强大时,孤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众人呢!” [208]
在客观上说,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此战之后,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208]
一统北方
主词条:邺城之战、南皮之战、曹操攻乌桓之战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病死 [286]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202] [208]
远征乌桓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 [203] [208] 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的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于是,曹操上表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此月,幽州大将焦触、张南起兵反袁氏,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焦触自称幽州刺史,举郡县归附曹操。 [208] [296-297] 四月,黑山军首领张燕率领其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 [26] 故安人赵犊、霍奴起兵,杀死幽州刺史,三郡乌桓又围攻鲜于辅于犷平。曹操率兵北征,斩杀赵犊,又渡河救援犷平,乌桓奔走出塞。 [298]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割据并州的高干,平定并州。 [294] 又东征淳于,遣乐进、李典击破海贼管承。 [295]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回到邺城,大封功臣二十多人,皆为列侯,其余依次受封。 [299]
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 [208]
现代有关曹操“观沧海”的画作(8张)
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玉田)。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201] [208]
八月,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二军相遇,时乌桓军军势甚盛,而曹军则是“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唯独张辽力劝曹操迎战。曹操登高了望,见乌桓军虽多,但阵势尚未摆好,遂命将自己的持麾授予张辽暂用。张辽指挥先锋部队,乘乌桓军阵稍动之机,向乌桓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败,死者被野。乌桓单于蹋顿也被临阵斩杀。曹军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27-29]
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208]
十一月,曹操行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率其部下名王来贺。 [279]
赤壁之战
主词条:长坂坡之战、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七月,进军南征荆州牧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189] [208]
曹操进军江陵后,下令荆州官民,“与之更始”,同时封降服者十五人为侯,任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益州牧刘璋也遣使向曹操致敬 [191] ,并开始接受征役,派兵充实曹军。 [190]
赤壁之战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30] [189]
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孙刘两军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结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 [133] ,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东北),周瑜等人在南岸 [135] ,双方隔江对峙。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 [134] 。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192]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取南郡,孙权借南郡予刘备,孙刘联盟进一步得到巩固。为防范孙权,曹操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同时,为稳定内部,曹操下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同年还亲临合肥,设置了扬州郡县的长吏,修治芍陂屯田。年底回到谯。 [193]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奠定。自此以后,曹操虽时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经营曹氏势力之上。 [268]
平定凉州
主词条:渭南之战、夏侯渊平凉州之战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操下《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同年冬,修建铜雀台。 [194]
清人画帝王名臣像册-魏曹操 [250]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诸侯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31]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32]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 [33] 。
曹操撤回后,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夏侯渊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使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195]
位极人臣
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196]
濡须口之战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起兵南征孙权 [288] ,号称步骑四十万。次年(213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两军相持月余,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197] [287]
三月,复《禹贡》九州。天下十四州并为九州,此时的冀州拥有三十多个郡。 [300]
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197] 七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 [208]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198] 此时,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太子。 [198]
相争汉中
主词条:曹操破张鲁之战、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五月,攻克河池,斩氐王窦茂 [34] ;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