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年倏忽而过(2 / 2)
穆家少夫人该有两位,可别人提起穆家的少夫人都知道叫崔知意,根本无人提及易婷婷。
易婷婷一直被关在院子里,没参加过任何宴会,就连孩子都很难见到。
穆家对外说这个二儿媳因为丈夫离世伤心过度,加上出事早产导致身体变得很差,一直养在府里不见人。
孩子也是一样,说孩子早产身体不好,满月酒没办,百日宴和周岁宴也未办过,甚至没带孩子出现在人前。
穆母对孩子的态度有些奇怪,没有像孩子刚出生时那般当眼珠子一样护着,却让人好好伺候着。
一切都跟那一世不一样,易婷婷彻底失宠,孩子也造不成任何威胁,穆母经常跟她说穆家以后都是她和孩子的。
对于穆母的看重和穆子昭的种种示好,她还是一样,只要还是穆家妇,就做好穆家妇该做的事儿。
岁月匆匆,崔知意在穆家付出了她的十七岁,十八岁,再到十九岁。
十九岁的崔知意已经成了京城小有名望的官夫人。
此时已经无人再看轻她,不会有人再说她是小门小户出身。
三年时间足够她在京城一些圈子站稳脚跟,加上穆母的提点,谁见了不夸一句。
除了夫家看重,这三年崔家因为出了一位探花郎已经水涨船高。
崔瑾二十岁入翰林院,如今二十有三。
若说二十岁的崔瑾只是一位十年寒窗只会苦读的书生,那么二十三岁的崔瑾已经大变样。
唯一不变的就是崔家的宅子,以前崔父一个人的俸禄养着全家,家底微薄。
如今崔父、崔瑾都有俸禄,崔母也有一两间小铺子,家里人都有收入,也算是积累了些家底。
他们没有搬离原来的宅子,也没有多招下人,还是和楚家为邻,还是来往密切。
不过崔知意跟娘家没有频繁来往,跟小崔瑜也少了来往,主要是怕惹一些闲话。
三年时间倏忽而过,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转眼就到了崔知意嫁入穆家的第四年,这一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冷,伴随着冬季的第一场大雪,黎城送来的一封家书打破了穆家的平静,也预示着她守活寡的日子即将消失。
“小姐,黎城那边来了封家书,黎城治水已见成效,今年黎城水灾旱灾影响极小,姑爷他……即将回京。”
崔知意翻账本的手顿了一下,视线虚虚落在账上,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这些年他离开了,一次也没回来,身影却无处不在。
他每年都叮嘱商户去各地采货时注意当地的东西,让商户给她带各种好东西。
一整套集齐了各种颜色的漂亮石头,还有颜色的宝石原石,各种颜色的珍珠,各种颜色的珊瑚,各种颜色的贝壳。
商户送来时都说是穆子昭派人搜集的。
不得不说她很喜欢,喜欢纯天然且颜色斑斓的各种东西。
色彩斑斓的石头和宝石,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贝壳和海螺,珊瑚……
这些东西有的来自高山,有的来自深海,还有来自异域。
她特别喜欢,可是要不起。
“小姐,姑爷这一次是立了功,三年任期提前结束,圣上开恩,允他提前回京述职,老爷和夫人已经让人开始准备,今年过年怕是热闹了。”
崔知意放下手里的账本,起身来到窗边,打开窗看着外面纷纷下起的雪。
黎城情况复杂,哪怕她知道穆子昭有本事也不敢相信这个年纪的他可以解决黎城百姓的危难。
这些年穆子昭的家书一封封回来,信里他总是云淡风轻地说一些事情。
想到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以及成就,不得不承认他做得极好,比很多很多人都好。
“圣上开恩让他提前结束三年任期回京述职,不出意外的话已经把官职空缺出来,年前就会下令,届时府里会是真正的热闹。”
穆子慎死了超过三年,家里死过人最好三年内不要举办盛大的宴会。
如今三年已过,穆子昭又得了圣恩,穆家势必要举办一场宴会。
而她作为穆家少夫人,作为穆子昭的夫人,宴会的主角有她一份。
人人都说他们是恩爱夫妻,届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