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结局(谢谢支持,再会!)(1 / 2)
怀仁二年,土耳其总督法正飞鸽急报,马其顿国主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宣布东征波斯。(这应该是蝴蝶效应,不然不至于提前一百年发生这种事情。绝对不是作者君想要看看东西战神的对撞)
步军野战,他指挥的突厥步兵,居然不是对手。唯有嫡系“蒙古骑兵”才能抗衡,但他的兵马数量实在太少。
所谓蒙古骑兵,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没关系,实际上就是少量吴军骑兵指挥,主要是东胡,匈奴,娄烦奴隶为主。因为都出身内外蒙古大草原,得名。
但由于都是黄种人,吴军将领相对更加信任。土着白人步兵,显然没那么信任。
这帮雇佣军打仗很水,自然打不过亚历山大。
吴王地发现第三代成功上位后,没有过多留恋。
选择再次阻止吴王领的大军西征。
这一次怀仁帝选择派出十万大军“出兵助战”代价是,获得河西地区,也就是甘肃中西部。
吴王地感觉自己也活不长了。不仅仅把河西地区交给他,还把河套朔方军镇和新疆中南部,全部交给孙子。怀仁帝大喜。
一边抽调禁军精锐给爷爷助战,另一边派多位大都督,前往接收。
由于受不了朝廷的规规矩矩,很多定居朔方的勋贵,选择卖掉朔方的庄园,定居去了今非昔比的蒙古草原。
吴王地害怕自己一去不复返,所以不仅仅把至关重要的朔方军镇军权,移交给洛阳朝堂,也把河西,新疆移交给了朝廷。
同时内蒙古东部的大草原,一分为二,靠近大同为核心的中部,并入代国,交给此时都还健在的代王恒。东部交给了燕国,燕王定,居然也没死。国力反而由于长期休养生息,日渐强盛!自然他们再强,也远不如修养生息到了第三代的吴帝国,毕竟人口基数和最肥沃的土地都在吴帝国手上!
面对老父亲的馈赠,两个儿子毫不犹豫接受了。
这引得公子团,公子结,公子艾等儿子不满,主要是他们拥有的卫国,鲁国,实在是太小了。
面对亲爹打下如此巨大的江山。
他们很难守在这里。
吴王地于是让他们把鲁国,卫国送给怀仁帝。
怀仁帝立即废鲁国,设鲁郡,废卫国,设东郡。
把诸侯国彻底赶出中原。
随后,吴王地把草原的庞大版图,分给了三个儿子,主要是只有这三个儿子,才能控制得了。自然还因为他们背靠人多势众的吴帝国,不会出现历史上蒙古帝国因为人口基本上不够,被当地人同化的悲剧!
公子艾占据和林,霸占外蒙古和西伯利亚东部,称东吴王。并从国内招募人手,加强对土着贵族的打压!
公子团
占据唐努乌梁海山脉以西的西西伯利亚地区和东欧大片草原,建西吴领。称西吴王。
公子结,跟着亲爹抵达中亚,在撒马尔罕古城建立中吴“领”。
他们可不是光杆司令区得,带了一大帮人。在国内也招募大量游手好闲的壮青年。
所以三王掌权,实际上有利于吴王地巩固统治。
他也不怕这些儿子敢在他活着的时候搞事情。
等他抵达波斯总督区首府,波斯波利斯。
才知道,为什么一团糟,简单地说,就是巴比伦总督石乞居然病死了,一样活不过他的还有波斯总督马孙成。
这些名将大将的突然去世,导致各个总督区缺乏团结和配合。只留下法正在土耳其总督区苦苦支撑。
当吴王地抵达两河流域的时候。
他的军队数量已经扩大到了近40万。
但让他头疼的事情是,将领,尤其是独挡一方的高级将领,居然很缺人。
幸好,也不是完全没有,他以孙膑为军师,以庞涓为大将。
发动了浩浩荡荡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