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二、大肠杆菌病(3)

二、大肠杆菌病(3)(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西游之从加入诸天聊天群开始  恭迎公主殿下  剑起苍玄  丹剑乾坤  抗战:反扫荡后,我带回个独立师  卧底宁国府  重生后,我靠玄学逆天改命  穿书七零:炮灰只想看戏  青龙之猎天  原神,传奇是怎样练成的 

【致病机制】

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

1.定植因子

又称菌毛(fimbria, pilus)、黏附素(alhesin)或F抗原,可与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定植于黏膜。

在引起动物腹泻的ETBC中已发现的定植因子有F4、F5、F6、F41、弥散性黏附相关黏附素(adhesin involved in diffase adhesion, Al-DA)以及STEC中的F18等。

人源性菌株也有F2(即CFA/Ⅰ),F3(即CFA/Ⅲ)、CFA/Ⅲ和CFA/Ⅳ 4种。

2.内毒素

与所有革兰阴性菌一样,大肠杆菌外膜中含有脂多糖,当菌体崩解时被释放出来,其中的类脂质A成分具有内毒素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毒力因子,在败血症中其作用尤为明显。

3.外毒素

是细菌分泌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选择性。

大肠杆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包括前述肠毒素(LT和ST)、类志贺毒素Stx(又称为Vero毒素)、溶血素和肠凝集性耐热肠毒素1(EAST1)。

最为人所知的是ETEC产生的由质粒编码的LT和ST。

LT有抗原性,分子质量大,65℃经30 min即被灭活,可激活肠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环腺苷酸(cAMP)产生,使肠黏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

STa(也称为STI、ST1、鼠ST)无抗原性,分子质量小,100℃加热30 min而不失活,可激活回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绒毛上的颗粒性的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环鸟苷酸(cGMP)产生,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STb(也称为STⅡ、ST2、猪ST)免疫原性差,其对肠道的刺激可能与前列腺素E?和其他促分泌素的介导有关。

EAST1由38个氨基酸组成,一般认为其作用机制与STa相同。

另外还有大肠杆菌素(colicin),是由大肠杆菌质粒编码并向外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对于其他近缘细菌具有杀灭作用,可调节菌群数量。

从动物的全身性感染病例中分离的许多大肠杆菌可产生大肠杆菌素,并认为其与细菌引起败血症的能力有关。

4.荚膜

新分离的大肠杆菌多有荚膜,其上含有K抗原,具有抗吞噬作用和抗补体杀菌作用。

5.侵袭性

某些ETEC,像各种志贺菌一样,具有直接侵入并破坏肠黏膜细胞的能力。这种侵袭性与菌体内存在的一种质粒有关。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仔猪

因年龄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本病在仔猪的临床表现也有不同。

(1)黄痢型:

又称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

潜伏期短,生后12h以内即可发病,长的也仅1~3d,日龄更长者少见。一窝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短期内,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迅速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病,排出黄色浆状稀类,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

剖检尸体脱水严重,皮下常有水肿,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状出血,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2)白痢型:

又称仔猪白痢(white scour of piglets)。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味腥臭,性黏腻。

腹泻次数不等。病程2~3d,长的1周左右,能自行康复,死亡的很少。

剖检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3)水肿型:

又称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

是小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

发病率虽不很高,但病死率很高。主要发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

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易于发病。其发生似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

初生时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

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口流白沫。体温无明显变化,心跳疾速,呼吸初快而浅,后慢而深。

常便秘,但发病前一两天常有轻度腹泻。

病猪静卧一隅,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泳动,触动时表现敏感,发呻吟声或嘶哑的嚎叫。

站立时背部拱起,发抖;四肢如发生麻痹,则站立不稳,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摇摆不稳,盲目前进或做圆圈运动。

水肿是本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的皮下。

有些病例没有水肿变化。病程短的仅数小时,一般为1~2d,也有长达7d以上的。病死率约为90%。

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水肿。

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也可波及胃底部和食道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严重的厚达2~3 cm。

胃底有弥漫性出血变化。

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

大肠系膜的水肿也很常见,有些病猪直肠周围也有水肿。

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淋巴结有水肿和充血、出血的变化。

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则凝成胶冻状。

肺水肿,大脑间质有水肿变化。

有些病例肾包膜增厚、水肿,积有红色液体,接触空气则凝成胶冻样,皮质纵切面贫血,髓质充血或出血。

膀胱黏膜也轻度出血。

有的病例没有水肿变化,但有内脏有出血性变化,出血性肠炎尤为常见。

(4)断乳仔猪腹泻(PWD):

常发生于断乳后5~14d的仔猪。首先发现一只或多只仔猪在断乳后2d左右突然死亡,与此同时,猪群采食量显着下降并出现水样腹泻。

一些猪出现尾部震颤,直肠温度正常。

脱水和沉郁,即使到发病后期仍表现极度的饮欲。

鼻盘、耳和腹部发绀,即使受感染最严重的猪也会步态蹒跚到处走动。

死亡高峰在断乳后的6~10d。

死于断乳仔猪腹泻的猪一般大体状况良好,但有严重脱水,眼睛下陷,黏膜发绀;肺苍白、干燥、贫血;胃充满干燥食物,胃底区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小肠扩张充血、轻度水肿,内容物水样或黏液样,有异味,肠系膜高度充血;大肠内容物黄绿色,水样或黏液样。

死亡较晚的猪,外观消瘦,尸体散发出浓烈的氨味;胃底区有形状不规则的较浅溃疡,大肠中也有相似的较小面积的病理变化,粪便呈黄褐色,眼前房液体尿素反应阳性。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斗破之我是萧炎三哥 繁华的岁月 狐说妖奇谭 诸天秘事 海贼之吾名索隆 异界明国:人在天牢,武极成道 穿越废土,系统让我重建世界 就决定是你了!登上未知的巅峰吧 秦时:开局长生体,成罗网之主 星际灵舟:我能召唤枯骨军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