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把事情压着(2 / 2)
什么公爵正在举行一次演习,什么内部官员发起了政变,什么巴顿派人、希尔派人乃至索伦派人袭击公爵。
其中尤其以政变以及索伦或巴顿派人袭击流传最广,毕竟这两方一个三年前发动过战争,另一个与上次公爵遇袭脱不了干系,他们可能依旧心怀不满。
此外从当时情景来看政变似乎也是可能的——有人声称事发前一官员行色匆匆地跑进府邸,说不定他是政变或者刺客内应,但实际上那人只是碰巧内急;还有人称事发前有两人在旁边窃窃私语,也可能是内应,然而实际上那两人是便衣,只是说当时大意了,在交接时被人发现。
这三种传言传得煞有介事,弄得城里人人心惶惶,汉密尔、尼克等军方高层,温妮、奥古塔等研究所高层以及各部门首脑纷纷放下手里的事赶来询问情况。
倘若不是那两天安全局抓了一批试图浑水摸鱼而暴露的间谍,及时遏制了大部分恶劣影响,否则单就有发生战争的风险就会让国内经济受到冲击。
毕竟袭击一国元首的影响太过恶劣,以此为由发动战争不是不可能。为此在事后第二天索伦和巴顿迅速发表声明表示这不关我们的事,而其他国家有想拉关系于是向哈杨表示慰问的,有想向外界表示双方一体同心所以发表声明谴责凶手并愿意提供帮助的,也有蹲在旁边吃瓜看戏的。
当然这都是台面上的话,看戏的不一定真的只在看戏,表示无关的不一定就真的无关,愿意帮忙的也不一定真的是在帮忙。
这也是为什么安娜并没有公开那批间谍身份的原因,毕竟台上和台下是两套办事方式,这一点各国高层都心知肚明。在台上这件事不出三个月就会过去,但在台下各国特工的任务清单中又会多出一条,他们将费尽心思从中挖掘对己方有利的东西。
各国面对这样的事件,他们在台面上的动作可能会和哈杨不同——他们可能会主动引导舆论来让民众更团结,让他们的怒气倾倒到国外某国或国内某政敌身上。
这样操作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让民众齐心协力共同抗敌,弊在于带来的好处太多,容易操作过头,尤其是在多年长期的反复宣传中,会让民众对这些事的印象固化下来,以至于当国内外形势大变,高层需要调转船头的时候,原本拥护他们的民众就会开始反对他们——一开始有多么支持现在就会有多么厌恶。因为民众在多年宣传中,习惯让情感主导自己的判断,违背了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换而言之这是一针肾上腺素,面对大敌时来一针,原本三七开现在五五开,自身实力直接翻一番,效果立竿见影。但这只能维持一时,而且用多了就产生了依赖,得时不时来两针才能支撑下去,久而久之让人们陷入是选择信念还是生存的痛苦挣扎中,每个人开始精神分裂,社会也开始精神分裂。
所以哈杨拒绝了一些官员群情急昂的冲动,并紧急约见了各大报刊经理,建议他们中性报道——迎合民众报复情绪不利于政府决策,一味妥协又容易让民众觉得这是政府甘愿蒙羞。但毕竟如今诺多没有面对太大的外界压力,而且正逐步渗透索伦,哈杨可不希望有人煽风点火,引起打砸烧等排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