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迎接(1 / 2)
翌日。
朱橚被朱元璋授予国子学博士的官职,专门教导官员复式记账法。
国子学是明朝国子监的前身。也是朱元璋建立的第一所国立学府。
大明建立,朱元璋深感大明官员匮乏,专门建立国子学培养官员。
国子监有六堂,分别为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诚心堂,修道堂,率性堂。
其中,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是初级班,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年级,学期一年半。
诚心堂、修道堂是中级班,二年级,学期也是一年半。
率性堂是高级班,一般学期为一年,大约一共上四年。
国子监采用积分制,学生想升入更高的学堂,得通过考核,积攒足够的积分。
洪武年间的国子学可不是后期明代国子监那样的摆设。
而是真正能直接当官的。
洪武初年,官员急缺。
加上朱元璋对官员苛刻,经常杀着杀着,官儿不够用了。
官不够用了咋办?
直接从国子学里选。
挑几个品学兼优,品行不错的,调令一出,官印一给,立马走马上任。
有时候运气好,捞个四五品官儿都很正常。
所以,洪武年间的国子监,地位很高。
是朱元璋极为看中的一个地方。
“呸,什么玩意儿,小爷好歹也是堂堂皇子,给我一个区区八品博士就打发了?我爹忒小气了,怎么着不得给我个祭酒(国子学最高官员,想当于校长。)当当?”
朱橚坐在马车上,不断吐槽朱元璋。
李芳英骑着马跟在左右,苦笑道。“大哥,您就知足吧,博士可是专门教导监生的官员,非大儒不可担任。”
“就因为您这博士位置,孔祭酒带着国子学全体官员在宫里硬生生上吊了五次。”
“最后还是陛下不断安抚,孔祭酒他们才勉强答应。”
“要是让您当祭酒,说不得得抬出来几个。堂堂大明国子学,怕是在今天就要解散了。”
朱橚:“……”
好吧,
都是想当年《抡语》惹的祸。
他的才华,那群酸儒欣赏不来。
“我让你运的准备你都准备好了吗?我跟你说哈,这是我第一次为人师表,场面必须要大。”
“咱兄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场面惊天动地!”
李芳英几人胸脯拍的震天响。“大哥放心,我们都在国子学读书,在那儿还是有几分面子的。这事儿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
“吁……”
车夫一阵高喝,国子学到了。
朱橚用手将儒袍上的褶皱理平,扶正自己略显歪斜的冠帽,拿起价值连城的折扇,露出最温和的笑容。
今天是他为人师表的日子,决不能出一点纰漏。
他要让那群酸儒开开眼。用后世祖国园丁的高尚品德,教教这群腐儒该怎么为人师表!
朱橚伸出手,推开国子学的大门。
“吱呀”
门开了。
空气陡然宁静。
本来学生们熙熙攘攘,高谈阔论,看到朱橚就像按下了暂停键。
全都张大嘴巴,呆若木鸡。
“嗨……同学们好啊,我是新来的博士……”
朱橚热情洋溢的打招呼。
然后……
监生们炸了。
“卧槽,四煞帮来了,快跑啊,别被他们逮到,逮到就得挨揍!”
“快把厕所里的茅坑用石板盖住,这群孙子最喜欢往茅坑里面扔炸药,小心他们崩你一身屎。”
“这群勋贵子弟不是从不来上课吗?他们怎么今天来了?”
“祭酒呢?监丞呢?我要请假!我感觉我生命受到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