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凉皮(2 / 2)
韩述苦仔细给两位大大讲解怎样制作凉皮,怎样调味,根据各人口味不同,可以调成咸辣,酸咸辣,酸甜辣,酸甜不辣等等,两位大大用心记下了凉皮制作过程。
这大热天,吃碗凉皮就是可口!
在小人的显摆下,全村都知道那个男银又搞了个新花样,据说可好吃了,连毛丫和小宝都出面证明他六叔做的那个叫凉皮的东西好吃。
有找韩述苦学做凉皮的,有去找他两个大大学做凉皮的,在这忙的饭都吃不到嘴里的三夏紧张时期,一群娘们竟然去学咋做凉皮的?
这让韩永昌是有气没地方撒,快憋出内伤了,他老伴做了凉皮,一碗凉皮吃的韩永昌把燥气降下来了,“嗯”,就是好吃!
这天,吴玉兰挺着肚子来到韩述苦家,见面就说,想跟韩述苦学一些厨艺,像什么炸麻糖糖糕了,这次的凉皮了都学,然后问韩述苦还有没有新鲜的饭菜做法?
韩述苦想了想,觉得村里培养一个能做出多种饭菜的专业人士也不错,以后有可能会用的上。
又想到有些饭菜需要帮手,就去找二嫂王红梅商量,问她愿不愿意学做一些饭菜。
王红梅有做饭的天赋,这个韩述苦已经发现了,以往韩述苦做好吃的,大大有时候在家给全家做,都是王红梅主动打下手,甚至比她婆婆都懂怎样做。
这次趁吴玉兰想学做饭菜,韩述苦干脆把二嫂喊过来一块教,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二嫂王红梅高高兴兴来学厨艺了。
韩述苦先教她俩凉皮制作,然后又教擀面皮制作,这个与凉皮制作原理差不多。
也是洗面,然后把面水静置沉淀,留下面的稠面水,加酵母发酵十来个小时,发酸后放入碗中大锅蒸十分钟,然后取适量大小擀成面皮,继续上锅蒸十分钟后,冷却切条,上调料即可。
然后是制作凉粉,这也是盛夏酸甜辣可口的食物。
还有酸辣粉,凉拌面筋,烤面筋等等小吃都教会她俩人。
可惜大队还没有杀猪,不然韩述苦准备做肉夹馍吃。
地里的麦子已经全部运到打麦场了,紧张的夏种已经开始了。
尝到卖粉条甜头的韩永昌坚持种三百亩红薯,又种植了一百亩玉蜀黍,一百五十亩大豆,十亩西瓜,二十亩谷子,然后芝麻高粱绿豆之类这些杂粮种了二十亩。
主要是韩述苦不想再麻烦供销社兑换了,自己大队直接种植一些然后分到各家各户,让老百姓吃的粮食品种尽可能丰富些!
今年小麦采用的是空间里面的种子,又用氨水施肥,浇灌及时,小麦生长的那是杆壮穗大。
一车车的麦子拉到打麦场,堆积如山,然后晒干,马拉石滚碾压,用桑木杈把麦秸秆跺垛,顺着麦场边缘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麦秸垛矗立在麦场。
小盆友们可找到玩耍的好地方了,把麦秸拽成洞,钻进去捉迷藏,乐此不疲。
经过就近一个月的忙碌,小麦终于颗粒归仓。
这次交公粮,韩述苦是按照亩产二百斤小麦的标准来交公粮的。
一共九百亩地,交了二万七千多斤小麦,又按照统购粮价格卖给粮管所二十万斤小麦。
不要觉得小码头大队交纳公粮少了。
要是按照大庙公社今年亩产数交公粮,全公社平均亩产连八十斤都没有。
按照这个亩产数,小码头大队只需交纳公粮一万斤就完成公粮任务数了。
今年小麦一共收获三十七万斤,公粮交了二万七千斤,统购粮卖了二十万斤。
既然统购粮比市面上便宜,为啥还要卖这么多统购粮?
一个原因就是一下子收获这么多小麦,大队实在是没地方盛放呀!
到秋季还要有玉蜀黍等秋作物呢,大队一共就十间房子,盛不下这么多粮食。
韩述苦就决定卖二十万斤小麦,价格低点就低点了,都是为了国家嘛!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比较黑幕了,三人组去年七月份都向组织靠拢了。
本来韩永秀这老小子想让大儿媳李美红加入组织,跟着韩述苦慢慢进步,他逐渐退居二线。
但组织上不同意,这老小子就只能自己靠拢了。
一年考察期到了,在全国各地粮食生产大面积减产情况下,小码头大队除了全额完成公粮交纳,还向国家低价出售二十万斤小麦,这是大力支持国家建设的典型代表。
翟书j也脸上有光,说话也硬气了,直接在组织生日这一天批准了三人加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