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学习先进(2 / 2)
可又听到公社要求必须自筹一千块钱才能贷款两千块钱,都耷拉着头,焉了!
有的干部愤怒道:“公社这是明显不信任我们呀,有两千块钱就干两千块钱的活呗,凭啥刁难我们要自筹一千块钱?”
也有的干部很光棍,呼吁两千块钱也不要了,爱咋咋,就不信公社敢让咱们没啥吃!
看着吵闹一堂的大队干部,杜学亚也头疼。
公社为啥要求先自筹一千块钱?
公社就是要看到西码头大队挖井抗旱的决心。
从去年到现在,公社一直督促开展生产自救。
西码头大队一直都是无动于衷,现在想生产自救了,需要公社支持,公社又不信任大队了。
无它!公社银行把钱贷给你们,你们不进行挖井抗旱,再把钱嚯嚯了,老翟找谁说理去?
只有大队先拿出诚意,让公社看到西码头大队的决心,才敢给他们放贷。
唉,这都是啥事呀!
杜学亚与大队干部们经过交流沟通,决定发动群众集资入股。
结果和大队干部们预料的一样,没有群众响应。
杜学亚只能实行B计划了,发动本家的入股,还要求亲信干部动员亲戚入股。
经过威逼利诱,分化拉拢,分红许愿,终于筹集到一千块钱,有五十来户群众集资入股了,占全村总户数十分之一。
五月份,三个大队都纷纷组织社员们挖井,购买材料,到红焖地区机械厂购买水车。
三个大队不约而同都购买的“洋辘轳”,就是手摇水车,他们听进了韩述苦的一句话“青壮劳力多,轮流揺辘轳呗!”
公社看到最贫穷的几个大队都开展生产自救了,就鼓励动员中部十来个大队也要开展挖井抗旱。
一时间,大庙公社中南部田地里到处都是挖井的画面,其实这个时代地下不缺水,地下水位很浅,挖到三四米就见到水了。
为了不於塞水井,保证水车抽水顺利,挖个十米就能正常使用,后世水位下降厉害,挖五十米都属于基操。
老翟看到公社中南部地区各个大队都已经开展挖井抗旱,也是非常高兴。
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己辖区发生饥荒,更不希望出现不可明的惨剧。
这时代的干部大多数还是有素质的!
韩述苦知道,挖井抗旱是一步对棋,下半年的干旱形势会更加严峻,坚持挖井抗旱,只要能坚持住,就是胜利。
以他目前的影响力和小码头大队的体量,只能在小码头大队翻转腾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顺带给翟书j提点一下,听则听,不听则罢。
说谁有谁,正说老翟呢,翟书j又来小码头大队了。
其实他是到那几个大队实地查看挖井抗旱情况的,顺便拐到小码头大队,想找韩述苦这个少年聊聊。
对这个自己亲自提拔为大队干部的少年,老翟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总是觉得这个少年能看透世情,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经常与少年聊天,能开阔眼界,对未来的发展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推动着自己。
这个少年对时代发展的预判,对人情世故的娴熟,都是罕见的。
翟书j独自也思考过,为啥这个少年这么睿智?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最终只能归纳为“天才”!
只是与这个少年相处过程中,感知到这个少年对这个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崇敬之情。
这是因为老翟没有见识过后世夏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后世有一场肆虐地球三年的瘟疫,有且只有夏国是以人民生命至上为根本,全国一盘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这就是韩述苦对这个国家一直热爱的原因。
他知道发展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曲折,有坎坷。
但国家始终秉承人民是根本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
真不知道那些词语或者句子是违禁的,改好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