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毕生志向(1 / 2)
陶家伟是个木匠,但跟从小就拜师的传统木匠学徒不一样,他是十七岁才开始学的。
陶家伟从小一直是个调皮捣蛋有些混不吝的性子,脑瓜机灵聪明可偏偏不爱读书学习,被他们阿爸用木棍抽着赶着才勉强念完了初中。
当然, 在这个年代,别说能念完初中,就算是能完整把小学念一下,把字认个全乎,已经是个“文化人”了。
阿爸把他丢人家的渔船上去,想让他学习讨海打渔,可是他严重晕船,第一次跟船连吐三天,第二次跟船吐得差点掉海里,第三次跟船直接在渔船上发起高烧来,吓得人家提前返航把人送进医院,再也不敢收他当学徒,阿爸只得无奈放弃。
陶家伟倒是打小喜欢鼓捣一些有的没的小玩意儿,有双很灵巧的手。
本来他去公社报名当拖拉机手,一批学员里最后通过考试的就三人,他的综合成绩最好,结果看起来板上钉钉的名额被县里空降的某领导的亲戚叼走了。
不是没去投诉过,但人最后拿在市里培训过并且还对拖拉机修理有一定的知识这些优势出来,虽不合规,但人才最大。拖拉机最重要。
只说一句等以后公社买了新拖拉机,有的名额,一定优先考虑他。
这就把人打发了。
后来又林林总总去学过一些技能,不得不说,陶家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的知识不咋样,实践上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只要他想认真学,基本没有学不会的。
可惜的是,南漓岛上的工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唯二的两家国营小工厂,工位本就稀缺,是一个唾沫一个钉子户的那种,又哪里是他们这种没背景没关系连个考上的拖拉机手名额都会被人随便撸掉的小老百姓学徒工能够肖想的。
当然,以陶家伟的性格,就算进去了工厂也是待不了多久的。
个性太跳脱,酷爱自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日子,聪明机灵但是难服管教,天生就不是能在一板一眼的工厂里当工人的料。
这一点陶家伟自己知道,陶向予清楚,他们阿爸更是了解。所以也不再强求了。
一路折腾到十七岁,陶家伟同志终于找到了他的兴趣所在和毕生志向——当一个木匠。
这个职业若要陶向予评价,只能说,确实蛮适合她家二哥。
首先是自由。
在前些年,木匠泥匠甚至剃头匠这些个传统手艺匠人, 都经历了一些考验,面对一些严峻局势很多下岗不干了,或把手艺都隐藏起来了。
再后来倒是宽松了很多,陶家伟十六七岁那个档口,全面恢复了民间手艺匠人的自由,各个公社都开始组织这些小队,民间手艺匠人这个古老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个年代的木匠虽不能个体经营,只是收归生产队管理,跟个体经营也差不太多。
每个生产队能达到出工标准的木匠很少,所以又和泥瓦工编在一块儿,成为一支“泥木工匠小队”。
主要就是给人盖房子、拆房子、砌墙、粉刷墙壁、修管道、打家具、打农具、修门窗、装车马,偶尔还要修桥铺路、锯木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