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上《鲁予有约》访谈(2 / 2)
“就如同一个人会被问人生是什么,那电影是什么?大家有思考过吗?”
是什么?不就是娱乐吗?
应该是承载文化的东西吧?
它是具有教育人,启发观念的传媒工具。
电影就是艺术!
无论是现场内,还是现场外,观众都有各自不同的思考。
看着电视节目的观众,也包括普通路人和电影人。
唐泽视线聚焦在摄影机,仿佛掌握了读心术,归纳出所有人想的答案。
“娱乐、文化载体、教育、艺术、自我实现……我想这应该就是大家的答案吧?”
鲁予点头,反问:“唐导都已经总结出来了,难道你觉得这些不对吗?”
唐泽没有回答,看向她:“我先问你,你觉得娱乐也好,文化也罢,这些东西是不是以人为本的?”
“当然!”
“那答案很明显了。”唐泽自信道:
“这些以人为本的东西,终究只是表象,本质还是人。”
“电影只有说服、触动、共鸣了人,它才具有了价值。”
“因而我才说它是一门社交艺术。”
“好的电影,就像最得体的人际往来,不能给人灌输道理,不能给人灌输意义甚至感情。”
“比如不能说我是为了你好,才怎么怎么样,我爱你才怎么怎么样。”
“把这些放在了嘴上,就会显得很刻意,让人觉得你高人一等。”
“只有平时往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关照、表达、行为,才能让人喜欢上你这个人。”
“所以我的电影一向都会尽量避免告诉观众什么是好坏,什么你应该喜欢,应该不喜欢。”
观众们都露出若有所思,却也一时不明白唐泽要表达什么。
鲁予问出了观众的疑惑:“可这和你有没有松口气有什么关系呢?”
唐泽耸肩:“很简单啊,把电影当做社交,我需要的反馈就是观众们承认了我所做的一切,认可了我对他们发出的交际邀请。”
“这些东西,通过观众们买票意愿,电影评价看法就大概知道了。”
“即是说,我得到了我应有的一切,为什么要因为《无名之辈》超越《泰坦尼克号》就松口气?”
观众们露出恍然的神色,也对唐泽的豁达颇感佩服。
唐泽的意思相当于是。
他只要做了,别人认可了他,哪怕没结果他也不在意。
鲁予是个老尬聊杠精了,一个问题向来不会轻易放过:“问题是,人们都说这次超越属于华语电影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一种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难道这种历史性的、重大性的、责任性的时刻,也无法给予你丁点压力?”
“还是说你从来就没有过压力?”
唐泽对她道:“压力肯定有,是个人就会有,只是《泰坦尼克号》还达不到。”
“说我不符合主流也好,说我心高气傲也罢。”
“在我心里,《泰坦尼克号》根本就达不到束缚人心的程度。”
“就像一个学霸的目的是考100分,你觉得他会对60分有压力吗?”
鲁予貌似听懂般点头:“所以,你觉得《泰坦尼克号》只有60分?”
哈哈哈!
台下观众笑喷了,怎么感觉两人不在一个频道?
接下来二人又尬聊一会,就进入了稍显正式的话题。
也是这个话题,让电视机前不少人脸色发青。
因为唐泽又双叒叕对所有导演开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