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清醒点,离华语电影春天还早(1 / 2)
“如果《无名之辈》破了《泰坦尼克号》的纪录,都不算华语电影重大突破的标志。”
“那唐导你觉得,过往哪部华语电影才算标志呢?”
唐泽想了想,颇感遗憾地摇头:“我记忆里,这样的标志并不存在。”
什么?
这话让诸位观众极为吃惊,有人因此皱起了眉头。
唐泽这是什么意思,为了否定而否定?
过往电影重大时刻那么多。
比如成咙功夫喜剧,九叔僵尸片,周煋弛无厘头喜剧的出世。
《霸王别姬》、《卧虎藏龙》、《英雄》等的诞世,都很重大吧?
唐泽怎么能说不存在呢?
他不会是想否定这些年的华国电影历史吧?
普通观众这样想,那些电影人却感觉不妙起来。
总觉得唐泽接下来的话不会令人愉快。
鲁予也显得惊讶。
前面说什么《泰坦尼克号》达不到标准,60分之类。
终归是国外的作品,开开玩笑没什么。
可倘若也拿国内作品开玩笑,就要掂量下影响了。
唐泽再厉害,也没达到否定所有华国电影的程度。
因而她问:“唐导你确定吗?这样的标志并不存在?”
但唐泽并没有开玩笑,强调道:“是的,我确定!”
说完,唐泽直视着台下一个个疑惑的眼光,没有动摇。
“为什么?”鲁予再次问出了观众们的疑问。
“你们可以自己思考,什么属于重大突破?”唐泽一字一句道:
“某种瓶颈被打破了,某种关键技术得到突破了。”
“这才是重大标志的前提吧?”
众人都下意识点头,却不会一下子被说服。
如果唐泽说不出什么明堂,他们直接指认唐泽是个历史虚无主义者。
唐泽继续道:“先说瓶颈。”
“不管大家把电影理解成什么,这个行业想要壮大,终归要靠消费,也就是票房。”
“没有票房市场,电影就是自娱自乐的东西。”
“因而,我们可以把束缚票房市场的时刻当做瓶颈期。”
“自然而然上涨的就不算瓶颈去,就如现在的华国电影市场。”
“某种类型的电影出现,把这一类电影引向热潮,也不属于瓶颈期,除非它明确挽救了电影行业。”
鲁予立即道:“比如像《少林寺》这种?”
唐泽没有否定她,却道:“也不怪大家想到《少林寺》,毕竟当年内地几乎没有票房这回事,《少林寺》却以1毛钱的票价创造了1.6亿元的奇迹,轰动东南亚。”
“然而问题是,《少林寺》属于正常票房市场范畴吗?”
“1毛钱的票价,实在太低了,与免费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现在有部宣传到位的电影只卖1毛钱,即便达不到《少林寺》的地步,我相信观看人次也会超过迄今的所有电影。”
“当然,我不是说《少林寺》对我们的电影行业没有意义,只是绝对不能作为标志。”
“不然,超过10亿人次的观看数量,我想不止我们现在的电影人,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只会对这个数值绝望,永远别想着超越。”
见他说的在理,鲁予带着半明悟,半不确定道:
“我懂你的意思了,要在正常票房市场下,国产电影票房出现重大突破,才属于标志时刻。”
“那这样的华语电影也有啊,比如《英雄》不就是吗?当时很多人都对国产电影票房没信心。”
唐泽笑了笑,指着鲁予道:“你也说了是没信心,不是没基础,在《英雄》之前,难道没有票房破亿的电影?”
“《生死抉择》的1.2亿元,《泰坦尼克号》3.6亿早就有了。”
“甚而如果当年《少林足球》能在内地上映,也是有希望破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