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搞全民教育(2 / 2)
甚至大学院,大学毕业由当地政府协调分配各行各业。
同时升大学院的人可以在学院里选择喜欢的行业,将来出了学院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这是个惠民教育。
第一年主要就是小学院,必须确保这两年全国各县建设小学,招聘教师。
教师每个月有俸禄。
由朝廷统一调配,教师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算数老师,水利老师,工程老师,体武老师,等等一系列。
这是一项需要地方与朝廷共同配合的千年大计。
朝廷将会为那些给小学,初学,高学,大学,捐款捐物的人,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帮扶。
同时对那些故意阻挠,故意破坏的人,坚决打击,绝不求饶,哪怕涉及到宗室。
也是毫不留情。
只要你敢把手伸向教育,就要把自己的脑袋,全家的脑袋,九族的脑袋,拎起来看看。
你能不能承受住。
承受不住,那就别碰教育,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善长又看了后面的一些内容。
这些上了十几年的学的人,毕业后虽然不用科举,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很知足了。
朝廷免费发炭笔就很耐人寻味。
如果照这样下去,恐怕以后科举会慢慢被取代掉,再也用不着几万人抢那几个位置了。
大明未来将遍地是读书人。
而识字也会成为最不值钱的行业。
真是好计策啊。
寻常人看不透这一点。
认为,这只不过是新学和孔学,朱学的竞争模式。
但是儒学最大的问题就是。
就是他只面对高端人才开放,比如你父亲母亲是官身,你就有机会读书。
你也有机会当官什么的。
可是穷人永远都是穷人,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翻身,等于说他们一翻身就注定了。
他们最大的勇敢,就是在某个没人的角落骂几声。
还要害怕会不会有人听见。
会不会有人来查水表,会不会有人请自己喝茶。
这就是穷人的命。
哪怕是王朝更替,大部分人也只是被屠戮的命。
只有少数几个才会成为朱重八。
大部分人都去炮灰。
这也是穷人的命,因为穷人活该。
为什么富人不让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嫁娶穷人家的。
为的就是防止有一天他们的后代会变成穷人,为什么小说里富家女通常会爱上穷小伙。
为的就是给你一种幻想。
实际上人家才懒得看你一眼,只不过是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而目前居然开放了这个教育。
让那些因为等级,因为身份,因为没钱的普通人也能上的起学,且学的比寻常富人家庭更多。
李善长断然不会相信这是朱元璋的想法。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如果是洪武皇帝,那老百姓永远也别想接触这些。
可是有一个人就例外了。
相反,想要新学面向全国,也只有一个人能成功。
除此之外,任何人敢提这件事,都活不了,也只有一个人可以实现。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竟然敢让全天下人读书。
全民教育,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