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搞全民教育(1 / 2)
君臣二人再无话可说。
最终还是朱元璋先开口了:“百室啊,今年多大了?”
李善长瞬间听出来了《皇上这是暗示我养老,宰相的位置和我没有关系了》
“呵呵,皇上,我啊不中用了,头发都花白了,不过眼睛还没有昏花啊。”
朱元璋想了想《这老家伙心还没有死,还想继续干。》
“呵呵,谁不是呢。”
“咱这点不如你,眼睛都花了,需要经常带着目镜啊。”
“对了,你对李文忠升相怎么看?”
李善长听出了《皇上这是不打算立李文忠为相,要不然也不会问自己。》
“皇上英明,臣不敢多言啊。”
意思是你不想用就自己定吧。
朱元璋点点头:“对了,驸马李祺已经去军营了,那小家伙不亚于年轻时的咱啊。”
“你们李家为国家付出了不少啊。”
“你的那些晚辈还有可用之才来朝廷当差吗?”
李善长知道这是皇上在和他谈条件,也是和百官谈条件。
所谓的可用之才无非是一个诱饵。
一旦条件谈成就定居了。
不过这个当差是怎么个当法。
七品芝麻官是当,二品大员也是当。
万一你给我一个九品怎么办。
而且通过以往经验,朱元璋很有可能会这么做。
“呵呵,皇上,我的家族承蒙您的眷顾,已经无人可以当差了啊。”
朱元璋点点头:“这倒也是。”
“不过那个什么李佑是吧,你的大侄子。”
“好像还关着呢。”
“本来给定了个死罪,但是咱想啊,不看僧面看佛面,索性就放了吧。”
“旗手卫是不能接管了,就去右军都督府当个同知如何,三品,不错吧。”
李善长连忙磕头谢恩。
“皇上圣明,臣定当效力。”
朱元璋笑而不语:“这份是咱起草的,回头仔细看看,就这几天给个回复吧。”
“顺便问问,谁同意,谁反对?”
李善长惶恐的接过沉甸甸的本子。
绿皮书上写着《政务院》《军务院》以及《新学部》。
这是?
此时他也不敢想太多,行完礼后,便匆匆离开。
朱元璋则继续吃着他的酒。
吃着吃着,突然问向老福:“刚才这老东西进来,有没有给你送礼?”
老福呵呵两声:“皇爷说笑了,韩国公哪里用的着给我这种人送礼。”
“况且接人入殿,老奴已经不再做了。”
“毕竟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朱元璋听后没有说话。
“知道了。”
此时韩国公府,李善长小心翼翼的打开这份帝国未来命运的起草书。
首先是《新学部》。
这是划出来一个单独的部门,设尚书一人,侍郎三人,郎中八人,其他待定。
同时大明未来一京十三省,设置省新学部郎中府新学部员外郎,县新学部主事。
要求在未来五年完成所有学业部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
同时鼓励各地方乡绅,毫族,商户捐款出力,建设学院。
学院共有小学学院由五岁到八岁不等的孩童就学。
共学五年,然后升初学院。
初学院为三年,凭借成绩升高学院。
高学院就读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