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工业实力和选边站(1 / 2)
第136章 工业实力和选边站
当联邦大统领那个发布会的全文出来之后,全世界的信息网络好像为之一静。
因为他在发布会上的发言让不少人想起了某个可怕的时代,所以一时间不知道公开的说什么,而是选择私下里找自己的朋友聊一聊。
国际网络相对安静了半天,等那些传统的大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或发表了看法之后,网络上才开始热论。
【这是又开始了吗?】
【果然,两国还是走上了这条路,我就纳闷了,大家就不能好好的合作一起走进新时代吗?】
【很显然,不能。】
【萌新瑟瑟发抖,没经历过这样的事,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了问家里的老人,说是虽然两个国家争权,并且也没有直接打起来,但当时全世界都不好过。】
【唉,准备迎接第二次冲击吧】
【冲击,什么冲击,我不要变橙汁啊】
【……】
网络上的信息很乱,而且平时高强度网上冲浪的人未必经历过那个时代,不了解当时的情况。
甚至新生代的成长是伴随着联盟的高速发展的,要是有人告诉新生代的人说联盟又破、又落后、又垃圾,他们会一脸问号,并且关怀那些人的智商。
我联盟世界第二,距离第一名的联邦只差几分之一,是第三名的三倍多,你跟我说联盟又破、又落后、又垃圾?
那排名比联盟还低的国家是什么?
当然,第二确实比不过第一,而且第一极其强大,掌控着世界上很多资源,包括尖端科技资源。
如果它要打击第二名,那第二名还是很难受的。
尤其是对于新生代来说极其依赖的智能手机,它被限制了就会让很多人难受。
【说真的,其他方面我不太了解,跟我日常生活有关的……我是不是买不到新手机了?】
【是啊,这个禁令生效之后,联盟的手机厂商就再也买不到任何芯片了吧?】
【那岂不是完蛋了?咱们永远用不上新手机了。】
【不要啊,我还等着其他厂商的‘Z’型二次折叠手机呢,我还想看看他们有什么新花样呢。】
【那这么说的话,某果和某星岂不是又找占领市场了?】
【国外肯定要被他们占领的,国内估计都不会让卖了,毕竟要有对等原则。】
【其实现在的手机性能都挺厉害的,我都三年没换手机了,要是换个新手机再用个三五年应该没问题,就是不知道五年后国产光刻机能不能出来?】
【大概……能成吧,不过到时候国外就有更厉害的芯片了吧,比如3纳米,甚至是1纳米。】
【唉,没办法,科技这东西太讲积累了。】
【话说都到这个地步了,国际专利还管用吗?直接无视专利会怎么样?】
【不可以,毕竟还没真正开启热战,目前的冲突虽然加剧了,但还不到那一步。】
【那就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了……】
正当不少人开始唉声叹气的时候,对面的禁令也一步一步开始生效了。
某电表示,完成现有的一些芯片订单之后就不再向联盟供货了。
同时也要大砍自己几刀,关闭大量生产线,辞退大量的工人。
因为联盟手机厂商就是它最大的客户,没了这个客户,它的业务量骤减。
其他收到禁令的相关公司也一样,一边不再卖给联盟货,一边辞退员工砍产能。
然后偷偷的骂联邦。
没办法,联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它出产很多东西,同时也购买很多东西,当它不再购买某些东西的时候,就真的没其他公司买了。
那些砍产能裁员的还算好的,有的公司直接就破产了。
联邦那个极限禁令一出来,受伤的不光是联盟,联邦乃至全世界都受伤。
人类就这样陷入了疯狂内耗。
各大公司对联邦的怨念也越来越深。
不少人都在等联盟的反应,而联盟那边好像一点不着急,虽然技术和芯片不让卖了,但某星和某国的手机还在卖。
一个星期之后,联盟才给出反应。
在最权威的新闻上,支持人驳斥了联邦的霸道行为,直接称其为“世界的动乱之源”、“人类文明发展的阻碍者”、“自由贸易的破坏者”等。
然后到了联盟这边,联盟不会限制那些爱好和平的公司在联盟做生意,联盟打开大门欢迎自由贸易。
也就是说,联邦不仅限制了芯片公司卖给联盟公司芯片,也不让联盟手机厂商在联邦卖手机,但联盟却让某果继续在国内卖手机。
一直以来联盟和联邦在国际上的形象都是有差异的,明眼人都知道一个是建设者,一个是破坏者。
现在看到联盟这个新闻,更加深了这种印象。
联盟办事大气!
联盟是个好人!
但……好人就该被枪指着吗?
好人就该被一辈子压着?
然后紧接着后边的科技新闻就给出了答案。
“今天上午,联盟微电子交付了第一批10台国产高端光刻机,买家分别是某思、某光展锐、某芯片国际、等,这些光刻机的技术非常先进,具备生产5纳米芯片的能力,并且良品率达到了世界第一,生产成本也比同类产品降低了12%……”
“根据市场需求,联盟微电子还获得了1000亿元的新投资,不仅会进行技术升级,还将扩充产能,并接受全世界的高端光刻机订单……”
看到这个报道,很多人脑子里都“嗡”的一下想到了今天白天的情况,没想到……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第一批就交付了10台!
很多人都制造高端光刻机制造起来非常的麻烦,阿斯麦那边一年的产量都就几十台,而且用的还是成熟技术,有全世界功能供应商供货,联盟这边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
这是不是说明联盟这边不仅突破了高端光刻机的制造技术,顺便还升级新的制造工艺,让制造过程更快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