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儒家变革(2 / 2)
陈默不由感叹端木敬德深谋远虑。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想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的治国理念得到君王的采纳,正因如此启蒙教育这一块十分欠缺。
儒家如此、法家如此、道家如此,墨家也是如此。
端木敬德能想到这一块,实在不容易。可以想象,如果端木敬德成功了,未来的儒家必定有源源不断的弟子进行补充,传承也必不会断绝。
同样作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的墨家,消亡于历史中,虽然有统治者不接受的原因,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忽视启蒙教育的原因。
陈默道:“可以是可以,但这一方面我想的并不算太多,所以需要一些时间。”
陈默觉得这是好事,更有益将先秦儒学传承下来,以免被后世董仲舒等这些讨好皇帝的儒家弟子给篡改,所以他是愿意帮忙的。只不过他没有爽快答应下来,是因为虽然他能默写出三字经,但是三字经中的不少故事都是来自于后世,所以全部抄录是不可取的。故而才说需要一些时间。
端木敬德也是做学问的人,明白创造出一篇文章需要耗费多少心血,故而也不怀疑,反而听完陈默这番话愉快大笑道:“这次你怎么不说三字经是某某人写的,被你机缘巧合之下记了下来呢?”
陈默只能苦笑已对。
端木敬德见陈默不远多少,也非常善解人意不再谈论此事,问起陈默来意。
陈默将事情和盘托出。
他希望伏念等人帮忙推进赤脚医生计划。
端木敬德如何听不出君王后安排陈默处理这件事的用意,好心提醒道:“你可知这是君王后对你的考验,你如此作为,恐怕会令君王后对你大失所望,从而降低对你的信任,你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端木敬德这番提醒,令陈默更生好感,耸了耸肩,笑道:“我对做官一点兴趣也没有,若非此事关系道墨家兴天下之利的宗旨,我甚至不会接下这个任务。”
其他人说这番话,端木敬德定会怀疑,可相信陈默不会在这种事上说谎。
端木敬德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事我们儒家既然遇上,又怎会袖手旁观!”又深深看了陈默一眼,道:‘确切说来,不是我们帮你的忙,而是你忙了我们的忙,端木敬德在此多谢了。’
儒家弟子一直缺少出仕的机会,如果伏念等人能将这件事做好,势必得到君王后的赏识,甚至于连带对儒家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儒家参与治国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所以端木敬德感谢陈默绝不算过。
陈默笑嘻嘻道:“既然如此,三字经之事可否取消?”
端木敬德毫不迟疑摇头,又怕陈默不明详情,解释道:“这几日我和师弟对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探讨了许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有些方面性恶论确实比性善论更好,但有些方面性善论却比性恶论更佳,譬如在启蒙教育方面,我们又怎能对孩童说人性本恶呢?这岂非在他们的心灵涂抹上了一层阴影?”
陈默收起笑容,也不得不同意。
端木敬德继续道:“正因如此,你所编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三字经就能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所以无论如何还请您在这方面多多费心。”站起身来,又向陈默一礼。
陈默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无奈道:“端木大师都这么说了,小子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尽力而为了。”
端木敬德满脸笑容,内心对陈默无比欣赏,也忍不住和荀子发出同样的感慨,为什么陈默不是儒家弟子。
陈默离开儒家学馆之前,告知端木敬德,他邀请帮忙的人不止儒家弟子。端木敬德内心了然。
陈默走出儒家学馆,心里还在回想端木敬德的一番话。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因为缺少娱乐活动的原因。每天他会花费很多时间在思考上,想过许多事。
正因为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思考,以至于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改变。
譬如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现代人一定比古代人聪明。可穿越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觉得现代人接受的知识面虽然远比古代人更多,但人未必比古代人聪明。
因为古代之人娱乐活动不多,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上。而现代人呢?其他人他不知道,就拿他自己来说,一天下来也只有躺在床上睡觉前的一段时间会思考,其他时候完全不怎么动脑子。
以前他认为法家是最好的。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的想法很快发生了变化。他发现这个时代的法家讲的就是愚民政策,让百姓变得无知,任由驱使,这样的法家怎么能好呢?
以前他认为华夏不需要儒家。可近些日子他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就算华夏从来没有儒家,皇帝为了统治百姓,定然会创造出另外一套学说压迫百姓,情况未必比董仲舒等人篡改的儒家学说对百姓更好。
陈默想了很多事情,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今的他比起刚穿越的时候变了太多了。这种蜕变是全方面的。
与穿越之处相比,他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人。
这改变是不知不觉的,正如同一个人从少年走到青年一般,等回忆起来,才发现原来自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不知不觉已到了名家学馆,收起思绪,陈默大步走入。
他要让更多的稷下学士加入这场行动中来,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当甩手掌柜。
名家、道家、农家、堪舆家等,稷下学宫的每个学派,他都要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