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宦官(2 / 2)
从小狠抓皇子的教育,起码能保证未来大明的皇帝不会干出一系列奇葩事情来。
朱元璋闻言,也是愣住了。
的确,身为一个糙汉子,他根本没想那么多。
他也从来没有去认真思索过宦官干政的深层次原因。
现在被朱樉这么一说,朱元璋简直是恍然大悟。
不过,朱元璋也是有些不服气:“樉儿,朕承认对皇子的教育,朕有疏忽。”
“不过对皇太子的教育,朕可是从来没有马虎一点点啊!”
“标儿之前的老师,哪个不是久负盛名的大儒?”
“起码对标儿的教育,朕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能继承皇位的,也只有一个人。”
“只要抓好这一个人的教育,其他人的教育稍微放一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嘛。”
然而朱樉闻言,却也是有话要说:“父皇,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
“您怎么就能保证,您选中的继承人一定就能顺利继承皇位呢?”
“万一这唯一的继承人像我大哥一样突然去了,这江山该怎么办?”
“我虽然有幸没长歪,但是万一除了大哥,其他皇子都长歪了该怎么办?”
“届时继承人不仁不义,难免会造成江山动荡啊!”
“依我的意思,还不如广撒网。”
“不管是不是继承人,起码也得让诸皇子们都接受优质的教育吧。”
“这样一来,将来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就不会显得被动了。”
“而且接受了好的教育,那些藩王们到了封地上以后,一定会更加励精图治,努力守护大明的江山的!”
朱元璋闻言,也是默然。
长子的死,一直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直至今天,那道伤口依然在时不时的流血。
不过无论如何,朱元璋只能振作起来。
毕竟,他可是这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帝。
他的家事不仅仅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他的家事,更是关乎天下黎民百姓的生计。
无论心中愿不愿意,他必须作出备选项。
朱元璋沉吟片刻,终究还是说道:“朱樉,你的建议,朕允了。”
“组建文官团队帮忙批阅奏疏一事,朕会考虑。”
“至于皇子的教育一事,朕索性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了。”
“你现在是太子,也是诸皇子之长。”
“你理应负担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来。”
朱樉闻言,脸顿时皱成了一团。
好家伙,这下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原本他只是希望提出几个小建议,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咸鱼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还有这招。
督促诸皇子学习?
这绝对又是一个沉重的任务啊!
朱元璋看着朱樉愁眉苦脸的样子,也是哭笑不得:“怎么,朕叫你做个事就这么难?”
“别人那都是争着抢着干活,你倒好,朕恨不得在后面用鞭子抽你,你才肯起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