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官制改革,治安部、法部与检查部(1 / 2)
第294章 官制改革,治安部 法部与检查部
“启奏陛下!”
“近年一来,随着朝廷对内不断改革,废除路引、鼓励工商等善政,让我大明的国力得以快速发展,税收大幅上涨,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
“废除路引制度,让百姓可以随意出行,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也导致了各种案件频发,且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许多纠纷的发生,还有各级官员为了能够达到朝廷的考核也要分出许多精力来发展地方。”
“所以,各级官员每日的工作量迅速增加,已经力不从心了,许多地方都积压了大量的案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各级官员精力不够也会延误我大明的发展。”
“近几年不断的有各级官员上奏希望朝廷能想办法缓解一下这些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奏折也越来越多,各地也积累产生了不少的民愤,臣以为朝廷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了。”
军事改革问题讨论结束后,黄立极提出了新的问题。
大明不是才新增了十几万官员么,现在大明官员的数量几乎是以前的十倍了,为何各地官员们还会觉得工作越来越多。
但是在场的大臣以及朱由检对于黄立极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感到惊讶。
不说京师之外的各级地方官员们认为工作量越来越大,就连京师中的各级官员包括在场的大臣们同样也深有体会。
各类奏折越来越多了,他们也再也不能像之前那般每日优哉游哉的一边喝茶一遍慢悠悠的处理政务了。
真要说有人觉得轻松了一些,那就只有皇帝陛下一人了。
随着导致大明即将走向灭亡的几座大山不断的被拔除,朱由检的心态也越来越轻松,需要操心的大事也越来越少了,至于日常政务,并不会占据朱由检多少时间。
因为朱由检在这几年中不断的对政务处理流程做出微调,真正需要朱由检亲自决策处理的大事并不多。
而且对于官员们上报的奏折,朱由检也做出了严格的标准,有事说事,不要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弯弯绕的写一大篇云里雾里的东西,这也极大的提升了朱由检浏览奏折做出批示的效率。
虽然朱由检觉得自己比较轻松了,但是对于下面各级官员们的工作量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朝廷对于官员们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为了能够让自己轻松一些,许多事都需要各级官员们主动去解决。
虽然朝廷才增加了十几万官员,但是这些官员们主要是充实基层行政管理,并不能为此前的朝廷原有的官员们分担多少工作量,甚至还给原来的官员们增加了许多工作。
在以前,朝廷的官府只设置到了县一级,广大乡村由士绅协助去维持秩序,而且对于许多事情的处理并不积极,能过就过,能拖就拖。
但是现在,每个县都几乎增加了十个左右的乡级政府机构,这些乡级官员们会经常上奏请示许多问题,甚至为了政绩,县级官府的各级官员们也要经常主动与各个乡级官府保持沟通,各种事务的处理也有时间要求,再加上流动人口增加各种案件大幅度增长,导致了县级及以上的各级官府工作量骤然增加。
对于此类情况朱由检一直都有了解也保持了关注,但是此前主要精力在于解决士绅藩王等大事上,不宜对官制同时做出大幅度的调整。
现在也是时候了,若是再拖延下去,官府办事的效率会得到极大的影响。
“黄爱卿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要尽快拿出办法解决了,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什么对策?”朱由检从谏如流。
“回陛下,从近两年一来的官员考核结果来看,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县令,以及刑部,大量的案件都被积压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县令无法每日分出大量的时间来审理案件,县衙的衙役数量有限,也难以及时对各种案件完成调查,县令需要分出大部分时间来审理这些案件。”
“所以,臣的意见是,能否将部分案件的审理下放到乡级官府,让乡长来分担一部分案件审理的压力,同时也给乡级官府配备一些衙役,如此一来就能极大的减轻县令的工作量了,而乡长的工作量也并没有增加太多,基本上可以解决目前的难题。”
吏部尚书崔呈秀站出来回道,这本就是与吏部有极大关系的问题,对此,崔呈秀早有准备。
其他大臣对于崔呈秀的建议没有什么其他意见,表示支持,朝廷的官员已经够多了,总不可能再增加许多官员吧,那可是又要增加不少朝廷的开支的。
当然,在背后还有其他深意导致了大臣们不愿意再继续增加朝廷的官员数量,以目前大明的税收情况以及增长情况来看,即使再增加大量官员,朝廷的税收也足以负担得起,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压力。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大臣们觉得若是以增加官员数量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很可能会在增加一些部门,一旦如此,也就代表他们的权柄会被分摊掉。
从心里讲,他们是不愿意让自己手中的权柄被削减的。
“朕听闻,近期以来,各地发生的贪腐事件又在增加了,特别是在各类案件中,此类现象尤其突出,对此,诸位爱卿可有什么看法?”朱由检并未正面接着崔呈秀提出来的解决建议说,反而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个风格很朱由检。
果然,陛下还是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啊!大臣们有些紧张起来。
“回陛下,确实是如此,特别是涉及到商业纠纷的案件发生的贪腐现象比较多,商贾以重利贿赂,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手,对于这些人每发现一个都会按照律法进行严厉惩处。”
刑部尚书站出来回道。
“惩处是应该的,朕的意思是为何对于官场才整肃了两年时间,且一直以来对于官员的贪污惩处力度都不小,但是此类情况依然屡禁不止,而且朕也给官员们涨过了两次俸禄了。”
朱由检语气幽幽的说道。
这一下子,大臣们脸色都有些发白了,倒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牵扯到了贪腐案件之中,自从上次皇帝陛下大赦之后,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就很自觉了。
让这些大臣感到紧张害怕的是,皇帝陛下恐怕又要新增部门了,这正是此前他们担心的事。
“回陛下,臣以为,之所以官员贪腐屡禁不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各级主官权柄过大。”
“对于各类犯罪案件来说,调查取证以及审理定罪的权力都在县令一人手里,这其中就给予了县令很大的操作空间,证据是否真实、定罪轻重都由县令一人说了算,若是案件相关人给予县令重利,就很容易导致县令渎职枉法。”
崔呈秀站出来说道,既然避不开,那就主动揭露,还能挽回一点之前造成的负面影响。
“崔爱卿此言大善!”
“缓解官员工作量的事情要解决,但是要遏制官员贪污枉法的事情也要解决。”
“既然崔爱卿已经了解了官员贪污枉法事件频发的关键,那可否有相关的对策?”
朱由检赞道,既然崔呈秀想要挽救,那就大方一点再多给一点表现的机会。
闻言,崔呈秀不禁一阵颤抖,似乎表现的有些过头了,我的本意只是想顺势按照陛下的意思揭露问题,争取到一点小小的印象分而已啊。
这样的表现机会我不想要啊!
崔呈秀心中哀叹着,但是陛下都已经亲自问策了,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