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屿山文化园(2 / 2)
大家都是天王天后,红馆演唱会开起来,场次低于十场,完全是跌份。
另外,叶倩雯、林一莲、王静文这些90年代的天后,人气不输给四大天王,也有开演唱会的需求。
郑秀雯、彭玲、李克琴、徐志安等目前的二线歌手,也想登上红馆舞台,证明自己。
红磡体育馆给演唱会的档期,无法满足需求。
港岛想要成为亚洲娱乐中心,演唱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场馆限制住。
这是赵方林提出兴建新的演唱会场馆的主要原因。
把港岛打造成为亚洲娱乐中心的目的,如果能够实现,新建的演唱会场馆,不会却缺少档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且,赵方林提出的兴建新演唱会场馆的规划,是个一揽子工程,除了演唱会场馆,还包括了配套的酒店、休闲娱乐设施。
建成之后,将会成为港岛娱乐产业的重要构成!
港岛政府,对赵方林首倡的,把港岛打造成为亚洲娱乐中心的提议,非常感兴趣。
赵方林提出的新演唱会场馆的兴建规划,经过多轮评估,在1994年底,获得批准。
只是,港岛政府不能承担规划的全部费用,只能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大部分的建设资金,需要赵方林解决。
赵方林自己手里,虽然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但是解决兴建新演唱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资金问题,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赵方林可是港岛十大富豪,只是这个名号,就能从银行贷出款来。
整个新演唱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费用需要10亿港币。
港岛政府能够提供5000万港币的扶持资金,需要分三批拨付,首批拨款是2000万港币。
赵方林用这笔钱,先给场馆征集设计方案。
新的演唱会场馆,赵方林也是奔着打造成为港岛新地标的目标去的,设计方案必须精益求精,最好是能够在世界建筑设计届,获得奖项的水平。
这样的设计方案,设计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赵方林面向全球华人,征求设计方案。
一座能够容纳上万人的室内演唱会场馆,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项目了,赵方林发出的征求广告,获得全世界范围内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积极响应,包括内地的一些建筑设计机构。
这个时期,内地经济大发展,各色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京城、沪海、羊城这样的一线城市,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建筑大工地景象。
港岛相对而言,已经度过了建筑高峰期,像新演唱会场馆这样的大型建筑项目,不太多见。
赵方林为新演唱会场馆申请的建筑场地,在大峪岛。
那里,是港岛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地,已经开工,新演唱会场馆选在这里,主要是方便日后外地歌迷前来。
另外,邵氏影城的新片场,也建在大峪岛。
原时空,港岛迪斯尼乐园,也会坐落在大峪岛上,地点选择的直接目的,应该和新演唱会场馆一样。
演唱会场馆的设计方案,按照一般流程,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能最终确定。
长的话甚至需要一年。
像红磡体育馆,早在60年代,就已经有兴建动议,但是直到1973年,才开始奠基,真正开工,更是要等到1977年。
场馆主体直到1981年才建成,又经过两年的内外部装饰,直到1983年4月27日,才正式投入使用。
整个兴建过程,前后持续了二十多年。
赵方林要建的新演唱会场馆,当然不能拖延这么长时间,在他的规划中,他最晚在港岛回归前后,就要开门营业,从奠基到建成投入使用,总工期只有两年多。
时间非常紧迫,所以,留给确定设计方案的时间也有限,在赵方林的计划中,只有三个月。
赵方林专门成立了一家屿山文化公司,负责屿山体育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除了港岛政府提供的第一笔2000万港币扶持资金,赵方林自己筹集了1亿港币,用于整个娱乐文化园区的先期建设。
此时,大峪岛与九龙连接的青马大桥,正在建设之中,尚未通车。
大峪岛和港岛主城区的联系,还不太方便,给屿山体育馆的建设,增加了一些难度。
不过,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等青马大桥和港岛新机场建成之后,屿山娱乐文化园区,交通就能便利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