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逝(1 / 1)
第六十八章
太后看这局面差不多了,就吩咐了下太监,康宁宫总管太监明白,宣布:“上贺礼!”
按照规矩,长幼有序,先是和太后平辈的太妃们上孝敬,然后是皇上、皇后一辈,再是太子、太子妃一辈。
太妃们都是在康宁宫仰太后鼻息生活的苦人了,平时日子紧巴巴的,所以送上的都是自己做的针线等物,太后也回了相应的赏赐。皇上送的是一个金发塔,用来为太后储存落发的。庆亲王夫妻送的玉佛一尊,太后崇佛,这尊玉佛通透翠绿,乃玉中极品,太后十分满意:“好!好!荣照那小子呢?哪里去了?本宫大寿也不回来看望本宫这个皇祖母?”庆亲王忙上前回复:“回太后娘娘,荣照去年去了江南念书,已有长进。儿臣已召他回来了,但是不想遇上运河水位上升,故晚了几日到京,他一到京就让他马上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好!这孩子也知道要上进了。”
皇后及太子一家送的最为别致。皇后呈上来一套素葛里衣,看上去十分普通。皇上都忍不住问:“皇后送这份礼是何意?”皇后微微一笑:“太后娘娘富有四方,儿媳想送点自己的心意。这素葛所用的麻、棉、丝均是由太子、太子妃和皇长孙三人一起做出来的,麻和棉由太子种在东宫里,丝是用皇长孙自己养的蚕缫出来的。这布由太子妃纺出来的,剩余的裁剪和缝纫是由臣妾完成的,物不算精贵,但是也是儿臣们的一番拳拳之心。”太后高兴极了:“好!好!这才是本宫最想要的礼,来人,看赏!”
轮到后宫妃嫔了,第一位自然是宠冠后宫的皇贵妃,皇贵妃呈上来的是一件粉红碧玺寿桃摆件,足有一个小西瓜那么大,如此完整的粉红碧玺当世罕见。众人都在啧啧称赞这件礼品时,没想到太后却正了脸色:“这件东西太过靡费了。咱们后宫女人当以简朴为要。不然宫中风气传到民间,民间纷纷效仿,不知要酿出什么祸事呢。”皇贵妃赶忙出席下跪请罪。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太后是想借寿宴给皇后正名再打压皇贵妃。如今这后宫主理之权都在皇贵妃手上,不知皇上是怎么决断。
皇上轻咳了下,然后轻声对太后说:“母后,皇贵妃这些日子以来为给您操持寿宴准备寿礼,一直苦苦寻觅,多日未睡好了。这件贺礼虽有些奢靡,但这也是皇贵妃的一番心意。今日,不如让皇贵妃先行回宫抄写经书闭门三日自省如何?”皇上只字不提后宫主理之权,只让皇贵妃禁足三日,这样的惩罚形同虚设。太后很想坚持,但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气力不继,只能点头同意皇上的意思。皇贵妃忙谢恩退下。
回到储秀宫,海棠忙将所有人遣出去,安慰皇贵妃:“娘娘,千万不要动气!只是禁足三日而已!”皇贵妃很快冷静了下来:“本宫没有动气,太后今天要为皇后正名,我送什么都会被挑剔。刚才幸亏皇上,提出只将本宫禁足三日,不然本宫千辛万苦得来的后宫主理之权就要落空了。海棠,你去吩咐下去,把储秀宫所有的奢靡之物都收起来,本宫这三日茹素、抄经,闭门自省。”“是。”海棠退了出去。
太后自大寿那日过后就一直卧病在床,她本想借那日帮皇后将后宫主理之权夺回,但是皇上当面驳了她,她又气力不济不好一意孤行。那个皇贵妃实在太聪明了,她在寿礼之后,闭宫自省,解封时皇上前去看望,她一副披发戴罪、楚楚可怜的样子,瞬间就拉回了皇上的心。皇后落在皇上眼里还多了条“撺掇太后,致使太后劳心”的罪名。太后哀叹一声,病又重了几分。
一个月后,太后崩逝。
皇宫一片素缟。太后的丧仪由礼部负责,皇后娘娘“头风”又发作,宫内一切事物由皇贵妃决断。皇后和太子妃竟然无法插手太后丧仪,皇后只能待在坤宁宫养病,太子妃只能和命妇们一起定时哭灵。一时间,东宫地位岌岌可危,皇贵妃这边势力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