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凤阳不可定都,乃天意!(2 / 2)
这种感觉让朱元璋不寒而栗。
身为负责人的李善长广见博识,他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人在搞猫腻,第一时间就看了看旁边的刘伯温等人。
李善长直接跟朱元璋奏报,张口就是这一定是有人故意暗中捣鬼。
这必定是盖房子的工匠们在金殿之上施行了‘厌镇’之法。
厌镇法是古代的一种巫术,主要用来诅咒自己憎恨的人和事情。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邪恶巫术,用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也很容易解释的通。
比如风穿过空旷的殿堂,或者新建筑物在沉降的过程当中,各个构件之间自然而然发出的声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元璋自己出现了幻觉,听觉错误。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他非常笃定自己是绝对不会听错,他是皇帝,怎么可能会错呢?
那就一定是有人在故意捣鬼,只不过李善长身为建都的总负责人,他要对此事负责。
李善长当然不会背这个大锅,但又不可能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总要给皇上一个交代,于是他就把这件事情推给了那些可怜的工匠,并且暗地里阴戳戳的表示,有可能这些工匠也是受人所托,施行了厌镇之法。
这个所谓的受人所托毫无疑问的指向了刘伯温。
但是根据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了解,就算是他跟李善长是死对头,也不可能公然的用这么大逆不道的方式方法,否则他也就不是刘伯温了。
所以朱元璋故意装糊涂,并没有按照李善长暗地里指责的刘伯温动手,而是直接要将工匠们统统处死。
要知道这个时候兴建都城的工匠有数万名,如果真的全部砍头,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刘伯温不忍心这些工匠们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斩杀,跟户部尚书薛祥眼神示意求情。
这位户部尚书也是非常了解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冒死谏言,把准备建筑材料的铁匠,石匠们排除在外,又排除了那些因为轮换而没有参加建造的工匠。
薛祥除了为这些工匠们求情,更是直接回怼李善长道:
“太师一言坏天下人若如此,恐不利子孙。”
除了正面直接回怼李善长之外,更是反问朱元璋道:
“皇上,如果说工匠们真的使用了厌镇法,这事情一点根据都没有,而且这些铁匠石匠们跟皇上您没有怨恨,干嘛要这么做?
要知道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就算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
皇上如果您真的要杀掉这些工匠们,恐怕以后没有人敢给皇上做事,那么行宫,皇宫根本就没得建造。
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面对户部尚书薛祥的谏言,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考虑许久之后,觉得这位户部尚书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