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格物学(1 / 2)
第130章 格物学
收下小六子,张平安看向了这座水力风车,心中感慨万千。
风车很简陋,甚至可以说目前还不足以用这个风车锻造出符合火枪需要钢铁来,但风车的出现,让张平安意识到了一件事。
自己一直想着拿出一些这个年代所没有的东西来改变世界,但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或者说最基本的东西。
生产力。
是的,这个年代的生产力上限就只在这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的生产力,但风车的出现,却标志着工业化最初的雏形即将出现!
以机械的力量代替人工!
显然,柳山也看出了这点,或许柳山看得没那么远,只是知道把风车再改进一下,就能锻造出合适的钢铁来制作火力更猛的火枪,但在这个过程中,柳山必然会发现用水力代替人力的巨大便利性!
到时候出现工业化不足为奇。
而风车的出现,也让张平安意识到了一件事:自己终究只是一个人,就算有着后世的经验,但也难免疏漏,或许需要培养一大批类似研部的人才了。
“小六子,你大名叫什么?”张平安看向小六子问道。
“俺姓李,俺爹娘死得早,没给俺起大名!”小六子挺胸抬头。
“既然这样,你也叫了我一声师父,我便给你取个名字吧,李智,愿你能保持这股聪慧,好好随我蒙学。”张平安点了点头道。
“俺有名字了!”李智高兴地大叫了一声。
……
“什么?平安哥你想办学堂?”
第二天,张平安便找到了朱元璋,说出了自己想办学堂的想法。
“是的,当初答应过刘先生建十八座学堂,如今太平城能安稳一段时间,就把这第一座建在太平城内吧。”张平安点了点头。
“这是好事儿啊,平安哥可需要请些先生来?这太平城内识字的读书人不少,我也可以替平安哥张罗张罗!”朱元璋笑着说道。
“暂时不用吧,这第一批学生我打算亲自带,而且,主要也不是教他们读书识字,有别的东西要教。”张平安摇了摇头。
“别的东西?”朱元璋好奇地看着张平安。
“嗯,暂时保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张平安笑道。
……
三天后,太平禹游书院开院。
书院直接以刘先生的名字命名,加上了太平前缀。
开院当天,张平安接到了暗部送来的三十个因为战乱流浪的孤儿,加上李智,这就是书院第一批的全部学员了。这批孤儿小的才五六岁,大的已经十五六岁。
书院选址在太平城内一间民房,张平安在空着的院子里放了三十张板凳,当作教室。
此时,三十一个孤儿坐在板凳上,眼巴巴地望着站在上首的张平安。
初为人师,张平安还略微紧张,轻轻咳嗽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孩子们,我叫张谏之,各位可以称呼我张先生,或是谏之先生。”
“张先生好!”
“谏之先生好!”
一片有些杂乱的呼声响起。
张平安虚抬了一下手,朗声道:“先生想问你们一件事,你们为何会想来念书?”
“读书人会识字!”
“读书人能吃饱饭!”
“二牛来了,俺也就跟来了!”
“叫俺来的大兵给了俺一张大饼……”
……
又是杂七杂八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