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屯田制(1 / 2)
第129章 屯田制
如今已经摆脱了郭子兴的掣肘,自己手中的一些力量可以直接拿给朱元璋使用,少了郭子兴这个中间商赚差价,可以说每一份力量都在为自己的将来添砖加瓦。
而且太平城地理优势极大,与和阳隔江相望,北临集庆,一片坦途,自身又有江南米仓之称,拿来做大后方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集庆作为大城,要想攻陷自然不像和阳太平一样简单一天就能拿下,到时候必然是一场割据战,比拼的就是谁能耗得更久,那么后方的补给就相当重要了。
而补给这东西无外乎就是武器、兵员、粮草三样。
既然是攻城战,武器方面,红衣大炮就能派上用场了,而且有着红衣大炮的存在,兵员也不用太过着急,毕竟有了红衣大炮,攻打集庆的时候就不用像传统攻城战一样拿人命去填了。
而红衣大炮所需要的黑火药目前没有别的办法获取,只能大肆购买硝石去制作。
那么,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粮草。
这个年代战时补给粮草最为常见的办法就是实行屯田制。
所谓屯田制是自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而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屯田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应用先进耕作方法,劳动生产率较高,财政收入率也较高。
但张平安觉得这还不够!
首先就是太平城就这么大,耕地不够!
再一个就是这个年代的大米本身性质决定了亩产值达不到多高,就张平安所了解到的,这个年代的粮食亩产才2.5石(约338市斤),就算实行屯田制,估计也不够!
土地不够,亩产值也低,能在郭子兴攻打集庆之前凑够需要的粮食就怪了!
可惜张平安不懂杂交水稻的原理,否则就算只有太平城内这点地方,凭借杂交水稻也能让朱元璋的部队吃到撑。
要凑够这么多粮食只能从土地和亩产值下手,土地只能靠往外扩张,而亩产值张平安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施肥!
华夏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懂得为土地施肥,但这个年代的施肥还停留在最基础的生物肥料上。
简单来说,就是人和牲畜的尿液以及粪便。
这法子获得的肥料,量少且不说,而且没有固定的施肥周期,所起到的效果甚微,所以张平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化肥。
比如自己曾经发现的钾盐矿,就可以用来生产钾肥,钾肥能够增强植物的叶绿素活性,从而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使农作物产量提高,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养分之一,几乎仅次于氮。
但钾盐矿远在定远,那里是郭子兴的老本营,肯定不方便去运,那么就得慢慢找了,这个急不来,目前要做的就是先扩大地盘!
当天,张平安便召集了太平城内的众将领。
“如今太平城已经初步稳定,要开始储备粮草,准备攻取集庆了。”
张平安看向众人接着说道:“储备粮草自然需要大量耕田,今命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领兵往东南进攻溧水、当涂、芜湖等地!这些地方耕田广阔,又无城池据守,要攻取几乎没难度。”
“但,要记住!”
“每攻下一个地方,都要严令军队,不得扰民滋事,掳掠妇女,否则我军将失去民心,得不偿失!”
“将这些地方拿下,我军就得实行屯田制了!”
“有组织地利用耕田,最大限度的囤粮,为我军攻下集庆储备粮草!”
“胡惟庸,命你采购硝石,为制作黑火药准备原料!必须得储备够至少二十架红衣大炮不眠不休轰击十日的黑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