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孤旅迷途(1 / 2)
孔屠仁、袁尽和沈竹侯三人,立在同一片土地上。
倘若连中尘也到此处,或许就是一团乱战,无人生还。
可他没有来。
他既然不来,便可以好好算清了账,报完了仇。
袁尽冷笑道:“我话已说尽,顾帆的人也已死,再无当年人了。”
孔屠仁道:“我可以逼你翻脸。一旦翻脸,你的人就不再那样平静。”
他也看出来了。
袁尽强作镇定,蹲坐下去,紧贴梧桐树。
他笑道:“你说什么?”
孔屠仁厉声道:“看刀!”
话音落,刀已匹练般刺出,直直劈向袁尽的头颅。
这一招是江湖上最没用的招数,就算当作前招来骗,也无人会上当的。
可也就是这一招,威力也是巨大的。
刀锋对准头颅,无人能活下来。
袁尽既不招架,也不闪躲,只是不动。
不动如山,动也如山。
不动是世上最难的事,只有不动如山的人,方能如山一般永恒。
人犹未动。
沈竹侯的人却已飞出去,半空中青光一闪,竹剑锋芒毕露,直逼孔屠仁的喉咙。
他倏地爆发出去,用的正是焰山功。而他拔剑的一瞬间,无论手势还是拔剑方向都已快到看不清。
人们只能看见一样东西,便是竹剑的剑势,已然弯曲成了长蛇。
出剑血红,收剑银白。
红白剑法很快吗?
不快。
这路剑法已能超越速度的极限,无人能看清,更无人能模仿。
可代价就是他的身体。
沈竹侯双腿发软,忽冷笑了三声。
孔屠仁的刀入鞘,喉咙已有血点。
他双眼已只剩下灰白,不见黑色瞳孔。
沈竹侯收剑时,只觉得身子发热,人已几乎倒下。
他靠在假山旁,微笑。
他的嘴角已有鲜血。
袁尽问道:“你何必救我?”
沈竹侯淡淡地笑了笑,道:“我救你,只因为你身上还有秘密。”
袁尽叹道:“你不会想知道的。”
沈竹侯道:“我一定要把你逼疯,逼到肯告诉了我。”
他说完这句话,人已倒在假山旁。
孔屠仁忙挥袍袖,登时沙烟漫起。
茫茫沙风之中,两只黑影跳出,接住孔屠仁的身子,又在地上乱摸一阵,沙散退时人已消失不见。
沈竹侯轻声道:“人呢?”
袁尽道:“走了。”
沈竹侯道:“你不去追吗?”
袁尽笑道:“我和他无怨无仇。”
沈竹侯躺在假山下,不停地喘息。
他觉得已没人能再救他了。
这是他第一次试剑。伏奎给他的七本武功当中,焰山功和红白剑法是最末两本,可其威力竟如此恐怖。
袁尽站起身,忽大笑道:“好了!好了!”
沈竹侯问道:“怎么了?”
袁尽道:“那人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个人!”
沈竹侯道:“谁?”
袁尽道:“温城雪。”
他说罢,又笑起来。
可沈竹侯再笑不出来了,他甚至很想现在就杀了袁尽。
人对于秘密和真相的渴望是最强烈的,这一点沈竹侯深知。
他甚至可以救下一个和朋友有仇的人。
可现在他又后悔。
后悔的不止他一个人。
叶南狮一路狂奔,运上轻功,竟到了一个陌生地方。
从洪都到庐陵,最快就是径直骑马。
可他路上遇密林,只得下了马匹,运轻功而去。
他绕了很久,方才从林中出来,却已到了很远的地方。
西风亭。
并非北方的西风亭,而是一个绰号“大盗至简”的小偷所建。
江湖上“六大怪人”,分别是“大盗至简”,“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和“大美无言”。
他们六人并不全相识,只是江湖绰号恰是道德经里的“六大”。
而排名第一的“大道至简”,原是姓路名之简的小偷,被人打断了腿。
叶南狮到这里时,已是正午。
大道至简。
他的道就是英雄的道,反抗者的道。
何为武?
武功便是武,杀人也是武。
何为侠?
遇到压迫肯站出来,敢反抗便是侠。
他既有武,也绝对是侠。
夏日西风。
叶南狮坐在酒馆中,细细品着微风。
风中有酒香,也可以醉人。
人不醉酒,反而醉风。
酒肆就开在西风亭对面,据说掌柜的是当年打断路之简的腿的男人。
酒馆已坐满人,不似西风亭中荒凉。
靠窗有一女子,对面空着。
叶南狮笑着问道:“这里有人吗?”
女子道:“没人。”
她抬起头,抿了抿筷子。她虽算得上美女,但举手投足之间,却如同江湖汉子,毫无分寸。
叶南狮坐定,不急着点菜,只是笑着看她。
女子的长发乌黑,似是适才洗过,一束一束落在肩上。她一袭紫色外衣,里面一件深红色绸布衣,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可爱动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