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为抵债,老板另眼相看,一见钟情有何不可(1 / 2)
第132章 131.为抵债,老板另眼相看,一见钟情有何不可?
次日。
清晨的风吹过长安大街,从脏兮兮的袍子上熨过去,朱见深站在袁彬家后门口。
“乔装打扮”朱见深,看着站在旁边的袁彬:“你这衣服……多久没洗了,味道像马粪。”
“陛下鼻子真灵。”
袁彬笑着,想起他从家中翻出来的,算了算时间:“一月没洗,您不是要有味道的衣服,我这件衣服最合适。”
袁彬似乎想要最大程度表现自己是按旨意准备。
说自己为了衣服脏臭,还拿到马厩搁置一晚上。
“嗯,你真的很听旨意,这次做的很好,下次别这么做了。”
朱见深看着老气横秋又有些短的袍子,再闻闻马粪味,接下来不再说话。
马车摇晃着离开巷子,穿过几条大街,袁彬坐在外面赶马车。
朱见深安排的很好,今天先去京师最大的书斋——明人书斋。
这是京师卖话本和书籍最全的地方,买到延绮要的书。
再去大兴看看。
明洪武,大兴和宛平隶属北平府。
永乐十九年,大兴依为郭京县属顺天府。
端午过后,京师的天气晴朗快一个多月。
走在街上,热浪扑面过来,包子味儿,面食味儿,增添几分烟火气,很难得。
当然,在大明百姓看来,京师每天清早醒来就是这样子。
城道上,马车,商队走中间。
赶路百姓走两边。
青衣小轿时而穿梭。
木制桥梁在沟渠上横跨,水流清澈平缓的地方,能看到女子蹲在石阶上浆洗衣物,骂着上游刷马桶的。
茶楼早点,酒肆飘香,这是属于寒士以上的家庭才有的悠闲品茶喝酒。
更多是推着车,挑着担子,背着竹篓挣生活的,或者一人带着四五个孩子,骂骂咧咧揪着耳朵进到胡同里回家。
“捏糖人儿……”
“米便宜了,米便宜了啊。”
“官人,你怎么喝成这样了。”
酒馆里,几个喝醉的人被架着送出来。
朱见深觉得很热闹,他是没办法一直待在宫里的。
作为到处跑的现代人。
当初居家隔离,在家半月都受不了。
更不要说一直圈养在皇宫。
只要行事低调,不露身份,不要到处张扬皇帝到了,基本是平安无事的。
朱见深下车,看到街上还有比武招亲的,擂台上男女打的十分激烈。
他看了几眼,没兴趣,袁彬倒是死死拉住他胳膊,略带警告的恭敬提醒:“您可别上去,做了上门女婿就不能回去了。”
朱见深看他一眼,心想:我是那种拈花惹草的人吗。
袁彬低着头,连忙闭嘴。
明人斋在城中心。
没多久,两人就到了地方。
袁彬将马车停好,又示意那些便衣侍卫散去。
拴好马,跟着朱见深进了书斋。
书斋一尘不染,四书五经,医匠话本,十分齐全,还有许多发黄的旧书和手稿。
铺子不小,笔墨纸砚也有,摆放的书占了足足二层。
“这位爷,早,小店近来有不少新的话本。”门口的伙计正搬着书摆放。
看到朱见深,立刻脸上带起笑意,想来是个准备科举,没多少钱的书生,连衣服都穿的紧巴巴,但还是认真招呼。
毕竟今儿掌柜的在柜台后。
朱见深道:“随便看看。”
说着,进了里侧。
柜台后,正在一旁低头拨算盘的掌柜,抬起头,瞥了眼穿着普通略脏兮兮的朱见深。
觉得朱见深不是他需要热情伺候的主儿。
就继续低头打算盘,不再理会他们二人。
古色古香的红漆书柜前,朱见深看着整齐摞好的医书,随手抽出一本,翻阅起来。
这书斋是太医方贤推荐的。
说这里有许多医书手稿,旧书值得一找。
正是辰时初,明人斋中一片宁静,淡淡的书墨香浮在空气中。
“这话本真好看。”
袁彬站在一堆小说话本前,兴奋的翻看起来。
伙计眼珠子一转,道:“客官我们还有几本话本,伱要不要。”
显然,正经书都摆在面儿上。
其他的消遣读物,都是内行才找的到。
说着把袁彬引到一处角落柜子前拿出些话本。
朱见深走到跟前看了几眼。
是几本容易被和谐的书名。
伙计热情给袁彬推荐。
朱见深看了眼伙计:“你找错人了,他读春秋的。”
袁彬:“…………”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明朝小说火爆,百姓的文化精神很丰富,没有手机电脑,书和听曲儿就是主消遣。
大明再过些年。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
万历年间冯梦龙和凌蒙初的三言儿拍这类,就会不断的涌出。
目前明朝以前的话本,都很受大明人喜欢,十分畅销,也摆在进门的地方。
朱见深选了一本医书,翻看可阅读性。
至于四书五经,前朝史书演义这类,宫里藏书阁都有,不需要买的。
“这些书是贵号自己印的,还是书坊进的货?”
伙计看了眼朱见深,擦着书架不咸不淡:“自己印的,这京师只我们一家,我们雇佣几十个写话本的伙计。”
朱见深挑了七八本医书,还有一本是手稿,看样子是宋朝不知名大夫写的,都是针灸这类,十分的少有。
书页有些破烂,但朱见深在书架翻来翻去,只发现这一本。
朱见深只好拿了这本。
“这位爷,您这几本书,总共一两八钱银子。
只是这本手稿你眼力好,仅此一本,需要三两银子。”
“三两!你怎么不去抢。”袁彬皱着眉头:“简直太贵。”
看着衣服料子很不错,就是脏兮兮的,想着是个穷酸,没想到还真是穷酸。
老掌柜目光带着几分审视和轻蔑。
“这位爷,话不能这么说,这书常常被翻阅,穷酸的都嫌贵。”
“掌柜,买东西讨价还价,是常有,和穷酸无关。”朱见深看了眼掌柜:“包起来,我要了。”
“这位爷,谁付钱。”掌柜盯着朱见深和袁彬,手捻了捻胡须笑着说。
朱见深面色顿了下,前几次都是万贞儿会帮他准备好碎银子,然后交给他。
这次他让袁彬带银子。
过了半晌,袁彬翻遍衣服,这才看了眼朱见深:“爷,钱换衣服时落家里了。”
“我想办法。”
掌柜看迟迟不付钱,当下脸色就有些古怪,皮笑肉不笑,道:“两位,莫非是在寻我开心?”
那几个锦衣卫刚才被袁彬嘴欠的赶走了,这一时半会儿上哪里弄银子。
朱见深想了想,自己身上的玉佩肯定不能给,想了会儿,看着老掌柜:“你们可收话本书稿?”
“这……这位爷的意思是?”掌柜闻言,面露疑惑。
“我写一个短话本,不知道你们怎么出价的,抵书费。”
掌柜和伙计半天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