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沉舟侧畔(2 / 2)
杜母见杜康欲言又止,脸色恢复了平静,淡淡说道:“我知道你肯定不明白我为什么不告诉你,我已经猜到他们的身份。
我是怕你一时冲动之下杀了他们三人!”
杜康闻言震惊无比:我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啊!原主的性子这么刚的吗?
果然,世俞愤愤不平地道:“大姨要是早说,不劳四哥动手,我就一刀一个了结了他们。
这等背主之人,杀一个少一个,杀两个少一双!”
说着就要站起来。
杜母喝道:“你坐下!怎么兄弟俩一个性子!”
杜康清了清嗓子,表示自己现在彻底改变了,并不一样了。
知子莫如母,杜母知道杜康有话说,温声问道:“四儿,你也想杀了他们吗?”
怎么可能?杜康还没完全从羊大的死亡中恢复过来呢。
杜康脑中急转,想着如何组织语言才能不会引起杜母的反感。
“阿妈既然怕我杀了他们,我想必定有缘由。
他们既然被灭国,不去求助于寒浞,反而往南方逃,就算不是寒浞指示,也与寒浞有关。”
绝对不是因为诸侯间的纷争私斗。”
杜康见杜母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既然如此寒浞的敌人多上哪怕一个,对我们有多一分好处。
再说姜黎和姜明身份不一般,只要寒浞不是将舟国人屠杀干净,总会有作用的。
而且,儿子还有个想法……”
杜母见杜康说的和自己心中所想一样,脸上总算露出了一点笑意,柔声道:“你跟阿妈说话怎么也吞吞吐吐。”
杜康说道:“潍河上舟船漏水,也不见得是舟人动了手脚,可能是有人潜在水中凿穿了船身,我听说有人能够‘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要是有这样的本事,藏在水中也不是难事。”
杜康说的是“浪里白条”张顺,他希望杜母能够放下对舟国的怨念。
杜母又叹了口气道:“四儿,你说得不无道理。
但就算是这样,舟人既然熟知水性,也应该提醒一二,而不是一味夸张炫耀。
算了,既然他们也被灭国,也说明我之前的猜想可能还是有些误会。
为娘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会跟这一对姐弟计较的。
这些时我看他二人也都机灵乖巧,我还是颇为喜欢的。”
二十多年的怨念,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
杜康笑着说道:“阿妈,我听人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也要像阿妈一样,万事朝前看。”
杜母笑着点点头,看向世俞说:“世俞,我一直以为你们兄弟二人都是性烈如火。
你哥哥种了几天地,倒是能够沉得住气。
我看你也多花些时间在田间地头吧。”
世俞挠挠头,憨憨地说道:“四哥都能通神了,我是望尘莫及的,一切都向四哥看齐!
大姨,那我们就把身份告诉他二人?”
杜母摇了摇头,笑骂道:“才让你不要性急,你又急了!”
一来这些只是猜测,外间到底是何情况,恐怕还要等虞侯回来才能知道。
二来你告诉他们二人又有何用?他们既年幼,身边又无长辈扈从。
倒不如养着,等到时机合适再说。
我们自己都是藏头露尾,当时来纶邑,好多人想要来,我们都没要,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杜康在一旁连连点头。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纶邑只有二十多个人了。
将这二十多个人在纶邑凝聚成一团,才可以放心地接收齐邑的奴隶。
而以虞侯女婿的身份再继续接收人口,才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除了羊大死了之外,对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杜康还是很满意的。
规范了祭祀,将大家从打猎强行纠偏到种田,解除了大牛的心病,也让杜母放下了二十多年的心结。
但是杜康还有一件事不能确认。
寒浞灭国的余波还没影响到虞国,却已经波及纶邑了。
这会影响自己的种田大业吗?
杜康是一丝一毫都不想陷入复国、争霸这种事情中去。
可是这三个人又是自己在春忙中专门花了两天时间去找回来的。
算了,听天由命吧,也不能看着他们饿死不救。
杜康看着屋外的火光已经变弱了,知道羊大的火化应该快要结束了,想要站起来去看看那一对可怜的姐弟。
“咚咚咚!”
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带着哭腔的声音传了过来:“主人,我们可以进来吗?”